陈浩的名气越来越大,各种邀请函如雪花般飞来。
“陈浩,这是'走出大山'公益项目的邀请。”张老拿着一份文件走进办公室,“西南地区的贫困山区需要资金支持,建设基础设施。”
“还有这个。”张老又拿出另一份文件,“'守护绿洲'环保项目,主要是沙漠化治理。”
陈浩看着桌上堆积如山的项目资料,头都大了。老城区改造项目还在进行中,现在又来了这么多新项目。
“张老,我觉得我快忙不过来了。”陈浩苦笑道。
“年轻人就是要多历练。”张老笑着说,“这些都是很有意义的项目,对你的成长也有好处。”
陈浩只能硬着头皮接下这些项目。接下来的几个月,他几乎没有时间回学校上课。不是在西南山区考察,就是在西北沙漠调研。
期末考试临近,陈浩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完了,我这学期的课几乎都没上过。”陈浩看着课表,欲哭无泪。
室友小王安慰道:“没事,你现在这么有名,学校肯定会通融的。”
“话是这么说,但规矩就是规矩。”陈浩摇摇头。
第二天,陈浩去找辅导员请假。
“陈浩,你这学期的出勤率确实有点低。”辅导员看着记录,皱着眉头,“按照学校规定,出勤率不够是不能参加期末考试的。”
“老师,我知道这违反了规定,但是…”
“但是什么都没用。”辅导员打断了他,“规矩就是规矩,不能因为你有名气就破例。”
陈浩正准备离开,辅导员的电话响了。
“什么?校长要见陈浩?好的,我马上带他过去。”
半小时后,陈浩坐在校长办公室里。
“陈浩,听说你因为出勤率的问题不能参加考试?”李建国直接开门见山。
“是的,校长。我知道这是我的问题。”
“你这段时间都在忙什么?”
陈浩把自己参与的各个项目简单介绍了一遍。李建国听完,眼睛都亮了。
“你参与的这些项目,每一个都是国家级的重点项目。”李建国感叹道,“特别是'走出大山'项目,直接关系到脱贫攻坚的大局。”
“校长,我知道这不能成为我违反校规的理由。”
“谁说违反校规了?”李建国笑了,“学校有规定,对于参与重大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可以申请单独考试。”
陈浩愣了一下:“单独考试?”
“没错。而且,考虑到你的实际情况,学校决定允许你跳级。”李建国继续说道,“你可以直接参加大二的课程。”
这个消息让陈浩有些意外。跳级意味着他可以更早毕业,有更多时间投入到事业中。
“当然,这需要你通过相应的考试。”李建国补充道。
“我明白,谢谢校长。”
“不过…”李建国话锋一转,“学校最近在建设新的实验楼,资金有些紧张。”
陈浩立刻明白了校长的意思:“校长,我愿意为学校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那就太好了。”李建国笑得更开心了。
一周后,陈浩向学校捐赠了500万元,用于新实验楼的建设。同时,他还承诺为应届毕业生提供100个就业岗位。
“另外,我想设立一个奖学金。”陈浩在捐赠仪式上说道,“就叫'浩读书奖学金',每年资助100名贫困学生。”
台下掌声雷动。
“陈浩同学的慷慨让我们深受感动。”李建国在台上说道,“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做回馈母校。”
几天后,陈浩顺利通过了单独考试,正式成为大二学生。
消息传出后,网上又是一片沸腾。
“天哪,十八岁就跳级了?”
“人家不仅有钱,学习还这么好。”
“这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啊。”
不过,也有一些质疑的声音。
“有钱就能跳级?这公平吗?”
“肯定是花钱买的。”
面对这些质疑,陈浩在接受采访时坦然回应:“我能有今天的成绩,离不开学校和同学们的帮助。我只是想用自己的方式回报大家。”
“至于跳级,我通过了所有必要的考试,成绩都是公开透明的。任何人都可以查询。”
记者问道:“有人说你是用钱买的特权,你怎么看?”
“如果用自己的钱帮助学校建设、帮助同学就业、资助贫困学生叫做买特权,那我很乐意继续'买'下去。”陈浩的回答赢得了现场的掌声。
这次采访播出后,质疑声明显减少了。更多的人开始认可陈浩的做法。
“人家确实是在做好事。”
“有钱还愿意帮助别人,这样的富二代我支持。”
“关键是人家学习也好,不是那种只会花钱的纨绔子弟。”
陈浩的声誉进一步提升。各种荣誉接踵而来,其中最重要的是“全国最佳青年奖”的提名。
“这个奖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