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之法,要么就是需要付出极大代价、甚至可能伤及魂魄本源的禁忌之术,被他一一否决。
时间,就在这种表面的宁静与暗地里的焦灼搜寻中,缓缓流逝。一年,两年……
他们最终在西南一处气候温润、风景如画的山谷中暂时定居下来。上官乃大动用手段,购置了一处带着灵泉的雅致院落,命名为“静心居”。这里灵气虽不算浓郁,但胜在环境清幽,少有外人打扰,适合菱儿休养,也方便他暗中研究。
定居下来后,菱儿似乎更加快乐了。她将小院打理得井井有条,种满了四季花卉,还养了几只温顺的灵雀。她甚至开始跟着上官乃大学一些粗浅的养气功夫,美其名曰“强身健体,好多陪夫君些年”。
上官乃大知她凡人之躯,修行无望,但见她兴致勃勃,便也由着她,只传授些最基础无害的吐纳法门,权当修身养性。令他略微惊讶的是,菱儿在学习这些法门时,竟表现出不错的悟性,气息也远比寻常凡人沉静悠长。这或许,也与她魂魄深处那不凡的本质有关。
这一日,夕阳西下,将小院染上一层暖金色。菱儿坐在院中的秋千上,轻轻摇晃,哼着不知名的江南小调。上官乃大坐在一旁的石凳上,面前摊开一本看似普通的游记,实则内藏玄机,是他花费不小代价换来的一篇关于“净魂古咒”的残缺记载。
这“净魂古咒”据传源自上古佛宗,有洗涤魂魄、净化邪祟之效,但传承早已断绝,他得到的只是只言片语,且语焉不详,难以参悟。
他正凝神推演间,忽听菱儿“咦”了一声。
“夫君,你看那朵云,好像一只鸟儿,翅膀那里……嗯,好像还有点像之前庙里看到的,那种奇怪的花纹……”菱儿指着天边一抹被夕阳染红的流云,随口说道。
上官乃大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心中猛地一震!
那流云的形状,尤其是菱儿所指的“翅膀”部分,那扭曲的纹路,竟与他正在参悟的残缺“净魂古咒”中的某个古老符文,有着七八分的形似!
是巧合?还是……
他强压住心中的激动,不动声色地合上手中的“游记”,走到菱儿身边,揽住她的肩膀,柔声道:“是吗?许是夕阳映照,显得奇特罢了。”
他目光深邃地看着菱儿纯净的侧颜。难道,双菱的意识虽然被封印,但她曾经拥有的某些知识、记忆碎片,或者对某种力量的潜在感应,会以这种无意识的方式,透过菱儿显现出来?
这并非不可能!魂魄的本质玄奥异常,封印也并非铁板一块。
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心中逐渐成型。
既然直接刺激封印风险太大,那么,能否通过这种无意识的引导,让菱儿自身,在不知不觉中,参与到对那怨气的净化过程中来?比如,借助她对某些古老符文、咒语的无意识“熟悉感”?
这无疑是一场豪赌,需要极其精妙的掌控和无比的耐心。但比起之前那种盲目的刺激,似乎又多了一丝希望和方向。
当晚,夜深人静。
上官乃大确认菱儿已然熟睡后,悄无声息地来到院中灵泉旁。他盘膝坐下,取出那角一直温养的黑纱,又拿出记载着“净魂古咒”残篇的玉简。
他深吸一口气,双手结印,元婴之力缓缓催动。他没有试图去直接解读那晦涩的咒文,而是将神识沉浸其中,感受那字里行间蕴含的、一丝若有若无的慈悲、净化之意。
同时,他分出一缕极其细微柔和的神识,如同春风拂面般,探入菱儿的梦境。他并非要窥探她的隐私,而是试图将自己感受到的那丝“净魂”之意,如同播撒种子一般,悄然融入她的梦境深处。
他“看”到,菱儿梦到了一片美丽的花海,她在花海中奔跑,笑声如银铃。天空中,有模糊的光点如同萤火虫般飞舞,带着温暖安宁的气息——那是他融入的“净魂”之意所化。
做完这一切,上官乃大缓缓收功,额角已见微汗。这种精细入微的神识操作,极其耗费心神。
他抬头望向璀璨的星空,目光坚定。
这条路或许漫长,或许艰难,但他找到了一个可能的方向。以柔情为网,以耐心为舟,引导她,净化她,渡她,也渡自己。
他回到房中,看着菱儿恬静的睡颜,轻轻替她掖好被角。
“菱儿,双菱……”他在心中默念,“无论前路如何,这一次,我绝不会放手。”
自那日发现菱儿可能对古老符文存在无意识的感应后,上官乃大的策略发生了微妙而坚定的转变。他不再仅仅是被动地守护与寻找,而是开始尝试一种更为精细、也更需耐心的引导。
“静心居”的生活依旧平静。上官乃大对外宣称是喜爱清静的富家翁,偶尔会“出门访友”,实则是去更远的修真坊市或遗迹探寻线索。而在家中,他则扮演着慈爱夫君与隐世“学者”的角色。
他不再将那些晦涩的古籍秘不示人,而是大大方方地在书房整理、抄录,甚至故意将一些临摹了残缺符文、古老纹样的纸张“随意”放置在菱儿容易看到的地方——绣样旁、茶几上,甚至用来包她爱吃的糕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