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变化;东郊地区开始大开发。
报纸上报道了这个消息,卢清对这个大开发并没有太大的概念,但沈墨知道这个大开发会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同经济特区不同,沪海把这个地区命名为“新区”,这意味着这个地方要依靠自主改革、自费改革,对外进行经济辐射。
政策出来,需要嗅觉灵敏的人来把握,但开发并不是一蹴而就,需要很多年,沈墨觉得可以赶得上——哪怕是买个房子等拆迁,他也能赶得上。
他把报纸放好,出了学校,去给小沈航买了点瑞士糖带了回去。
吴玉芬和汪霞屏换了班,小外孙长大,跑得更快,不太好抓。
女儿说过了夏天就把小外孙给放到幼儿园,那个时候她就轻松了。
在这个年代的小孩子,即便是幼儿园,大人们也是放心让他们自己放学的;这群小孩子成群结队,相互照看,从学校走回家里,一边玩耍一边等着大人回来做饭。
小沈航开始惦记上幼儿园,每次看到放学回来的大孩子,他都很羡慕,特别是背着书包的大孩子。
吴玉芬同他说道:“要先上完幼儿园,才能背书包。”
啊?书包还不是谁想背就能背?
“那我不上幼儿园了……”小沈航想直接上小学,他感觉背着书包的大孩子很神气。
“哦哟,哪能这样讲?不上幼儿园,小学不要的。”
小沈航扭着小屁股,满心不高兴。
“外婆!航航!”沈墨看着搞怪的小堂弟,觉得很有趣,这小子的小脑瓜会琢磨一些乱七八糟的想法。
“阿哥阿哥!”小沈航立刻朝沈墨跑来,仰着脑袋说道:“我要上学了!”
“哦哟!上学好!记得拿奖状回来,阿哥要看!”
“嗯!”小沈航不知道奖状是什么,但能猜到是好东西,好东西他想要。
沈墨把小袋子给了他,小沈航先把脑袋埋进去,再抬起的时候脸便笑成了一朵花。
几个小伙伴围了过来:“航航,你阿哥给你带了什么?”
“糖果!”小家伙把口袋收紧,但吴玉芬却把口袋打开,给几个小孩子每人分了几颗。
“学校里伙食怎么样?今朝想吃什么?外婆去准备。”
“不用准备,家里有什么吃什么。”
沈墨吃了卢清带来的排骨和青菜,对家常菜忽然很怀念。
“那怎么好?你和航航玩,我去买菜。”吴玉芬不由分说,先去了菜市场。
小航航抓了几颗糖放在口袋里,又央着沈墨带他上楼把袋子放好。
沈川和许月芳都在家,星期天正是洗衣服的时候,有吴玉芬帮忙带孩子,他们趁着有时间赶紧做家务。
“这个月的工资可能要晚一些发。”沈川的眉头皱成了一个川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