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空间内,时间在“星辉之心”
稳定的嗡鸣与暗河流淌的潺潺声中悄然流逝。
老唐盘膝坐在一片相对干燥的岩石上,双目微闭,周身气息沉凝,正全力运转功法,吸收着空间中浓郁的秩序能量,弥补重伤初愈后的亏空,并尝试冲击恢复更多的实力。
他脸色红润,呼吸悠长,显然恢复情况极佳。
而苏安安,则全神贯注地站在控制台前,手掌贴合着冰凉的台面,意识已然沉浸入“星辉之心”
那浩瀚如烟海的数据库之中。
有了系统的引导,信息的洪流不再狂暴,而是如同温顺的溪流,按照她的指令,将尘封的纪要与关键的线索,一一呈现在她的“眼前”
。
先涌入的,是关于这座圣所及其毁灭的更详尽历史,不再是之前那种碎片化的画面,而是相对连贯的文字与意念记录:
「纪元日志(残卷)-编号:第七圣所‘星辉之庭’」
·起源:建于第三纪元末期,旨在监控并稳定本星域维度障壁,是“万神殿遗产”
守护网络的重要节点之一。
其核心“主星辉之心”
拥有引导地脉、调节能量、甚至进行有限维度观测与通讯的能力。
·辉煌时代:曾庇护一方生灵,培养了大量秩序守护者,是知识与力量的殿堂。
记录中提到了“基石”
的存在,它们是构建和维持圣所乃至整个守护网络能量平衡的关键能量放大器与稳定器,通常由极其罕见的高维秩序结晶雕琢而成,与圣所核心共鸣。
·灾难降临(第四纪元中期):日志记录变得急促而混乱。
提到了“观测到维度异常扰动”
、“未知信号源渗透”
、“星门能量读数异常飙升”
……最终,记录定格在一场突如其来的、源自圣所内部“主星辉之心”
的能量过载与崩解。
日志将其归因为“外部高维存在(标注:疑似‘虚无窥视者’)的定向干扰与侵蚀”
,导致星门失控,能量反噬。
大守护者被迫启动最终协议,牺牲自身崩碎核心,试图封闭撕裂的维度裂隙,但圣所主体已在能量风暴中彻底摧毁。
·后续:备用单元“星辉之心”
(即此处)自动激活,但能源在维持基本静默力场和记录功能中持续消耗,与主网络断开连接,陷入半休眠状态,直至被“火种”
载体重新激活。
这段历史让苏安安对那场远古战争的惨烈有了更深刻的认知,也明白了“星辉之庭”
曾经的职责与地位。
所谓的“星门”
,似乎是一种高阶的维度技术,而其失控是毁灭的导火索。
紧接着,是关于“基石”
的专门记录,但这部分信息显得更加残缺和模糊:
「基石档案(权限不足数据严重损坏)」
·概述:“基石”
并非单一物品,而是一套系统性的能量枢纽。
通常,一个完整的圣所会拥有数块(记录显示常见为三至七块)不同属性的基石,共同构成能量矩阵。
它们不仅能极大提升圣所的效能,某些特殊属性的基石甚至能赋予圣所独特的能力(例如:空间跳跃、时间缓滞、大规模净化等)。
·已知基石类型(部分):
·空间基石:记录相对较多,提及与稳定空间、建立距连接有关。
线索(模糊):最后记录坐标指向北部极寒之地,可能与某个失落的水下城市遗迹有关。
·生命基石:记录残缺,提及与滋养万物、加恢复、净化污染有关。
线索(极模糊):可能与东方某个古老森林的深处,守护着生命之泉的智慧种族有关联。
·时间基石(存疑):记录几乎完全丢失,仅存名称,被视为传说。
·其他属性基石:记录缺失。
·现状:第七圣所“星辉之庭”
的基石,在灾难中与主核心一同崩散失落,下落不明。
备用单元“星辉之心”
未搭载基石接口(或接口已随主体损毁)。
·警告:记录中提到,失落的基石可能因能量逸散或被特定力量吸引,落入“不应持有者”
手中,甚至可能被“侵蚀”
力量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