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这支异军突起的叛军。
在经历了半年的极扩张后,也终于暂时停歇了动作。
与此同时。
在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传播后。
这支叛军的战力,也渐渐被人们所熟知。
“成建制的重骑兵?至少有五千之数?”
“或许还更多?”
“还有重甲士?你确定?以前怎么没听说叛军手里还有重甲?”
“上万轻骑,人人善战?”
“不可能吧?大夏腹地别说这么多重甲了,就连这么多的战马都找不到吧?”
“他们总不可能凭空冒出来吧?”
与苏柳二州相邻的城市里,几乎每天都能在酒楼里,听到关于这支叛军的讨论。
在惊叹声不绝于耳的同时,质疑声也从未减少。
人们之所以感到不敢相信,主要还是一个原因。
那就是大夏腹地,根本不可能出现这样一支军队!
这不是有违常理。
这是有违事实!
所以即便现在叛军已经连下两州,许多人对所谓的叛军,仍旧是嗤之以鼻。
均认为是那些失地之人,在为自己的无能找借口!
坊间一时间议论纷纷。
同时。
几乎是在李观南攻下苏州的当天。
蜀地。
大将军楚骁率领的三十万大军,也同步来到了蜀王城下!
蜀王夏尧站在城头,一脸的无奈。
他最终,还是没能等到来自于雪山那边的援军。
他已经做出了所有努力。
但是奈何。
剑门关一战之后,破罐子破摔的楚骁,就如同打通了任督二脉一般,一路高歌猛进,将“慈不掌兵”
四个字挥的淋漓致尽!
即使面对同胞,仍旧无所不用其极,无视身上背负的所有骂名,一鼓作气,杀到了这蜀王城下。
此时满脸沟壑的楚骁,一脸冷傲的站在军中,抬头同城头上那位一脸释然的蜀王殿下对视了一眼。
结果是,双方皆尽沉默。
楚骁放不出狠话,也不想再讲什么大道理,来达到一个师出有名。
他甚至连劝降,让蜀王进京面圣的话都没说。
因为楚骁清楚。
自己说不定要死在这位蜀王殿下之前了。
没办法。
在来之前,谁也没想到事情会是这么一个结果!
至少楚骁想不到。
若是他能想到的话,他就算是托病在家,也不会挂帅蜀地。
原本在他看来,只要在来年春耕打进蜀地就行的话,那简直是再轻松不过的事情。
毕竟他带了三十万大军!
但谁想到,大夏腹地会突然暴雷,叛军连下数城,以至于他身上的压力瞬间倍增。
紧接着,便是柳州一整个州全部丢失,连带着苏州也危在旦夕。
面对这样的情况,楚骁知道,自己拿不下剑门关是个死,但就算用计拿下剑门关最终也是个死。
因为比起蜀地这个大夏绝不可失的粮仓来说,他楚骁又算得了什么?
事后清算。
为了平息沸腾的民怨,他这个带兵杀入蜀地的大将军,自然是最好的工具和目标。
如今战事还没结束,王师尚未回朝,但朝堂上关于他的弹劾,却已经接连不断了。
那位陛下。
最初的时候虽然以极大的毅力,压下了所有声音。
但是随着楚骁将战火愈烧愈旺,他渐渐也迟疑,也犹豫了起来。
毕竟,如今的蜀地真的已经满目疮痍了!
民愤沸腾到了极点!
若是不再春耕之前解决此事的话,那么来年的大夏,又将面临粮食困境!
但是想要平民愤,这何其之难!
楚骁在蜀地,实在是杀人太多了,那些被他坑杀,围杀和烧死在城内的士卒,可全部都是蜀地子民啊!
这让大夏要如何下手,如何来平民愤?
面对这样无从下手的局面,和即将到来的春耕,那位皇帝陛下或许也渐渐觉得,杀他一个楚骁实在是再好不过的选择了。
自己所面对的局面,和城头上那位蜀王的境地何其相似?
这让楚骁又怎么笑得出来,怎么放的出狠话?
而夏尧呢。
他看着城下大军释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