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找到自己的家人。
——
“我说,这几十万的大军打了三个多月,说输就输了,输也就算了,怎么输这么惨?就是几十万头猪,这东洋人抓也得抓上个把月吧?这东洋人就这么能打?”
“可不是嘛,关外,那张大帅的奉军够多,够威风吧?不也是且战且退,打了一年就被撵进关了,到现在都没打回去拜自己亲老子,指不定他老子的坟头早被日本人挫骨扬灰了呢,真是个没用的玩意。”
“那你倒是说说少帅为什么不打回去!我们东北军在关外跟日本人玩命,你们这些在关内的地方军,中央军怎么也不知道派兵支援?就他妈知道窝里斗!我们再怎么说也是跟日本人在血水里摔了一年的跤。
不像你们,天子亲军,皇城脚下,这么多中央军和地方军在淞沪那里就打了三个多月,结果被日本人跟打狗一样打了回来,真是好样的啊。”
“你说什么!”
“我有说错吗!”
“诶诶诶,几位,店小,这种话咱就不要说了,都是中国人,莫谈国事,莫伤和气,来来,喝酒喝酒,我请,我请。”
眼看争吵的双方就要把话题往敏感上扯,店家赶紧过来打住,这才让双方悻悻作罢。
只是听着下方时不时传来的哭声,秦淮河畔的书寓楼,游船上那些女先生,长三女跟早起就寻花问柳的文人墨客吹拉弹唱之声交汇在一起,端的是让人心烦意乱,连酒都喝不下去。
所谓书寓楼,长三女,便是民国时期对于烟花巷柳之所和在这些地方讨生活过日子的女子称呼。
书寓楼属于里面最高档的,调教出来的女子,一个个样貌极好,琴棋书画都有涉猎,乃是那些文人雅士,新派人士最中意的一类,因为她们是头牌,是花魁。
因为调教的出色,也被冠上女先生,女校书这种称号。
光是在书寓楼里吃饭喝酒聊天,啥事不干都要六个大洋,过夜的价格另算。
什么军阀富商官员的二房,三房姨太太啊,基本上都是从这出。
长三女则是次一等的,属于书寓楼的平替,模样周正,也有一定的特长,之所以称之为长三女,是因为她们的价钱是书寓楼那些同行的一半。
电影《金陵十三钗》里那十三名女子便是出自这两个群体。
至于最低等,便是之前提到过的咸肉庄,年老色衰,贫苦人家的女子,基本都在这里,签的都是卖身契,从客人那里赚来的每一分钱都跟她们无关。
苏区,也就是赣地被牢蒋大清洗的时候,很多百姓便是被卖到了这里。
当初王一走那一遭,也只是救下了一部分,剩下的他也尽可能在上海滩跟那位杜老板通了通气,能救一个是一个。
而现在,在客栈楼上,左声道听着下方那些军属再也见不到家人的哭喊声,右声道却是秦淮河那边传来的靡靡之音,注定了这个早上就不平静。
“哼!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唉,兄弟消消气,刚才是我说的不对,你也犯不着跟这些女子过不去,我自罚三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