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世家固然能布下渗透极深的钉子,但得到陛下全力支持的璇玑卫,在凤京地界又岂会逊色?
果然,就在乡试前夕,这颗沉寂多年的棋子,终于等来了回报。
有人通过极其隐秘的渠道,向李敬尧传递了消息,要求他在最终的乡试结果上动些手脚:
将一份处于两可之间的特殊卷子,判为通过。
这个要求本身听起来并不过分,甚至完全在主考官的职权范围之内。
科场之中,最难定夺的便是两头:
一是解元的选择,二是最后几名边缘学子取与不取的抉择。
从那些可取可不取的卷子中择优选录,本就是历届科考的常态。
隐蛰亲自出马,追踪了那个传递消息的信使。
然而追踪到最后却发现,此人显然早已被当作弃子。
从他身上根本牵扯不出任何上游的联系,线索至此戛然而止。
事情似乎再次陷入了僵局,所有的玄机便都落在了“两可之间”四个字上。
这个命令本身就十分古怪。
对方是如何能未卜先知,确定那名考生的卷子就一定会落在“两可之间”这个微妙的范围呢?
隐蛰分析,无非两种可能:
要么是此考生文力确实有限,水准不高不低,极有可能卡在这个位置;
要么这就是一道双保险,此考生实力极高,但生怕其发挥失常,也能确保落在可以操作的范围之内。
无论如何推测,都透着一股说不出的古怪。
乡试学子成千上万,谁能精准预判某一份卷子的最终档次?
反复琢磨推敲之后,隐蛰决定转变思路,先从通过初试的那些女子入手筛查。
关注的重点自然集中在两类人身上。
一是天资极高、才华横溢,即便偶有失误,中举也十拿九稳的;
二是水准处于中游,恰好就可能卡在录取线边缘“两可”之间的女子。
这一查之下,竟真的发现了问题所在!
“温家?” 秦明凰听到这个熟悉的姓氏,凤眸微眯,“可是后宫温氏的家族?”
“回陛下,正是。”
隐蛰继续禀报。
为避免打草惊蛇,此番调查皆由璇玑卫中的精锐亲自执行,修为至少都在四品之上。
温家表面上看起来平平无奇,起初并未引起太多注意, 何况温家大郎还是陛下后宫之人。
然而细查之下,却发现了不寻常的端倪。
原来温府上负责采买的小厮,在乡试前悄无声息地换了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