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但若心存怨怼,阳奉阴违,还做着两头平衡的美梦……
呵,咱们那位女帝陛下,可不是什么心慈手软的主儿!
勋贵之首又如何?
单凭女子科举一事,就已让看似铁板一块的勋贵阵营裂痕丛生。
这几乎已经是在明示,若再敢亲近世家,后果自负。
邓弘毅几乎能预见,陛下只需另择一家听话的勋贵,扶持其家中女子中举入仕。
再借此由头大肆封赏,做出取代郑国公府的姿态,一切便水到渠成。
两人一番虚情假意的寒暄后,目光转向已重新梳洗更衣、却难掩憔悴苍白的郑徽音。
“父亲!”
郑徽音见到郑秉钧,眼圈一红,声音带着劫后余生的颤抖,踉跄着扑了过来。
“徽音!我的儿!”
郑秉钧张开双臂,稳稳接住女儿,大手在她背上轻轻拍抚,语气充满了心疼与后怕,
“苦了你了,孩子!”
“女儿不苦,万幸还能见到父亲。”
郑徽音将脸埋在父亲肩头,声音哽咽。
“好了好了,没事了,跟父亲回家!”
郑秉钧揽着女儿的肩膀,姿态无比呵护,在无数道或同情或探究的目光注视下,将她小心翼翼地扶上了那辆装饰华贵、代表着国公府体面的马车。
车门“咔哒”一声关上,瞬间隔绝了外界的喧嚣与窥探。
宽敞华丽的车厢内,铺着厚厚的锦缎软垫,熏着淡雅的安神香。
然而,这舒适的环境却如同冰窖。
父女二人各自占据了车厢的两端,中间隔着的距离仿佛天堑。
郑秉钧脸上的慈爱与痛惜早已消失无踪,只剩下冰封般的冷漠。
端坐如松,目光平视前方雕花的车壁,仿佛身边空无一物。
郑徽音则紧紧蜷缩在角落里,双手死死攥着膝上干净的裙摆,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她低垂着头看不清表情,眸中一片冰冷。
车轮碾过青石板路,发出单调而沉闷的辘辘声。
车厢内没有一句对话,没有一个眼神的交汇。
父女之间最后一丝温情,在今日这出大戏之后已然碎成齑粉。
只余下这死水般的沉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