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最新网址:https://www.5czw.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笔趣屋 > 穿越小说 > 讨孙平叛传 > 第十五回 乌龙岭石宝论旧 新安江四龙破敌

第十五回 乌龙岭石宝论旧 新安江四龙破敌(4 / 8)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满级诗卡在手,太子妃她杀疯了 恶毒男配每天都在作死 逆徒跪下!师尊摆烂后躺赢修仙界 儒道玄途 上劲 斗罗:武魂殿圣女,武魂岩王帝君 盗墓:改写剧情的我,笑疯了 一脚踏破星空 反派,开局给主角母亲按摩 摆烂公主:夺嫡?别闹!我起不来

;   当下二人约斗有七八十合,李应见赢不得白钦,提议再斗暗器。原来他自与琼英分别了,心中悔恨,不愿睹物思人,只好弃了那飞石子的本事,改练标枪。他自是聪慧,又有唐益所留《玉臂录》指点,不出几月,那五把标枪又是百发百中。只见李应先飞出两把飞刀,直奔白钦胸膛。白钦不慌不忙,使出那空手入白刃的功夫,闪过一把,手绰一把。他也不相让,狠狠掷出两把标枪。李应使个镫里藏身,堪堪避过了。李应又望着白钦马头,连发两刀。那匹银合马见有箭来,急窜向斜刺里去,那箭却射到空处去了。白钦也掷出一把标枪,那标枪却略长数寸,更兼白钦力大,两般军器正在空中相撞,落入尘埃。李应惶急,大吼道:“不是你便是我!”觑定白钦额头,奋平生之力,掷出最后一把飞刀。白钦将头略略一低,那飞刀正中头盔,青丝散落,汗如雨下,目中一片模糊。李应见白钦狼狈,纵马上前要取其性命。忽然蓦地里一声狂叫,标枪中腹,仰后而倒。看官听说,那标枪本是窥着李应座下战马而去,不想白钦双眼昏蒙,情急之下,反是歪打正着,杀了李应。

    当下白钦整理了装束,感叹道:“方才如此惊险,真是天佑我也。想必大难不死之人,必有后福。量这厮也是一条汉子,且拿他一把飞刀,以作留念。”复投北而去。有诗为证:

    江南山河一半开,险山峻耸倒低徊。

    绝处逢生疑无路,此是白钦天星来。

    白钦行不到数里,又撞见一彪军马。此时已是戌牌时分,夜黑风高,不辨人马。白钦差人询问,却是景德与李中洪、宗同三将。白钦大喜,合兵一处。景德道是被一个使狼牙棒的虎将拦住,三个并一个,犹然不敌。白钦又说起冲阵吓退童贯,与叶进、王海斗剑得胜,又斩了李应之事,众人皆喜,一同望北而行。又不知多少里路,眼见得到万松林了,前面又有军马。景德道:“来的是谁?”对阵听得,便问道:“来者莫非景兄长?”景德认的声音是石宝、杨芳、梅玉几人,便叫道:“白星君在此!”众人诉说本身之事,合兵一处,止余四百余人。石宝道:“我斗王禀那厮不过,官军又逼得紧急,事不宜迟,天明前就要走脱。”众人马不停蹄,望山林中奔走,直走入深山里去了。白钦差几个偏将轮流去探,已无官军踪迹,就在林中安营扎寨。景德与白钦道:“尚不见水军头领与陆清几个来此会合,恐是生死未卜。”白钦叹息一声,默默无言。续后数日,翟源、乔正、冯升、陆清四将前后脚逃到松林,告知情节,伏地请罪。白钦也不计较,携部众走至旷野琳琅山内,不知去向。

    次日天明,童贯升帐,写录众将功劳。方知昨夜混战,毕胜斩了白将,王信乱军中冲杀,负伤而亡,被周信枭首示众。童贯看了功绩簿,心中一喜一恼:喜得乌龙岭关隘,恼不得白钦、石宝首级。宋江清点本部人马,不见了扑天雕李应,令戴宗去找,只寻到一具囫囵尸首。又听功劳簿上无自家兄弟之份,惆怅难耐。待回了自家营寨,邀几个机密头领商议。吴用说道:“论吴某的意,这番必然不得赏赐。纵使我等有功,却是杀人放火受招安之辈,官老爷们定然看得俺们如草芥。等这厮遭贼人些毒手,吃杀得人亡马倒,梦里也怕。那时再调本部兄弟助阵,胜贼人一阵,才有些气度,不教媪相轻看。”宋江道:“若如此说,岂不是须坏了忠义二字?”花荣道:“军师所言极当,哥哥休要执迷。待事成后,才可向枢相讨要封赏。那时做了大官,报国未晚。”那头铁平、朱星也克了衢州,前来合兵,说知备细。

    原来那方腊听说官军得了杭州,吓得魂不附体,寝食难安。从弟四大王丞相方肥好生劝慰,答应下诏一封,调衢州大都督陆行儿回来护御大内,方才安心。衢州自走了陆行儿,守备空虚,官军趁势一阵猛攻,亦不乏那胆儿小的兵丁未战先怯,不数日就得了城池。童贯大喜,赏了铁排营一行人。众军休整三日,收复睦州。

    且说那睦州城池,乃是二大王方冕与右丞相祖士远、参政沈寿、佥书桓逸、都督家余庆、冠军将军谭高等官守把,独缺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屋网】 www.5c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狂战之阿尔塔特 史上最强家丁 饥荒年:我无限换粮,草芥称王 我是妖魔的心上人 穿成龙傲天的咸鱼青梅[穿书] 大清盐霜 穿成猎户极品妻,别人饿肚我炫肉 开局暴揍武松,你是哪个西门啊? 被休后,每日情报助我熬过荒年 福晋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