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最新网址:https://www.5czw.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笔趣屋 > 历史军事 > 铁马冰河肝胆照 > 第36章 断笏镇书磨霜刃老梅着花待春风

第36章 断笏镇书磨霜刃老梅着花待春风(1 / 2)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天问之易 讨孙平叛传 满级诗卡在手,太子妃她杀疯了 恶毒男配每天都在作死 逆徒跪下!师尊摆烂后躺赢修仙界 儒道玄途 上劲 斗罗:武魂殿圣女,武魂岩王帝君 盗墓:改写剧情的我,笑疯了 一脚踏破星空

王棣穿过荆国公府朱漆大门时,铜制门环上的狴犴纹硌得掌心疼——这对门环还是神宗亲赐的,曾映过他祖父跨马归来的征尘,此刻却在暮色里泛着冷硬的光,像两道永远解不开的枷锁。

他抬手拂过门楣上忠勇传家的匾额,指腹蹭掉点陈年金粉,露出底下被虫蛀的木纹——原来这荣光早是空壳,就像他刚脱下的九梁冠。

回到荆国公府,他仿佛卸下了一副沉重不堪的枷锁。

那一瞬间,他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

然而,这种轻松很快就被迷茫和失落所取代。

他望着熟悉的庭院,心中却充满了对未来的不确定。

跨进庭院时,老梅树的枯枝忽然断落,砸在汉白玉石阶上出闷响。

那树是王棣十二岁时亲手栽的,如今却只剩几片蜷缩的枯叶,挂在枝头像极了朝堂上大臣们谀笑时抖颤的袖口。

他踩着满阶月光往里走,靴底碾过苔藓时出细碎的响,惊起檐下一只宿鸟——那鸟扑棱棱飞向夜空,倒像是他刚卸下的官职,此刻正化作黑影,消失在汴梁城的万家灯火里。

书房的烛火在穿堂风里明明灭灭,案头尽忠报国的玉牌被王棣挂在墙上,牌面朱砂字在跳动的光影中忽红忽暗,像极了金銮殿上赵佶指尖的丹蔻。

他解开腰间玉带,将那截断笏郑重搁在笔架旁——断口处还凝着血痂,此刻却成了最好的镇纸,压着摊开的《武经总要》。

狼毫笔在砚台里转了三圈,墨汁漫开时,他忽然闻到熟悉的墨香。

檐角铁马又响了,这次带着春雨的湿意。

王棣抬头望向窗外,老梅枯枝上竟冒出点新芽,嫩红的颜色像极了战袍上的染血缨子。

墨汁滴在篇的空白处,晕开小片阴影,他忽然提笔写下:将者,智、信、仁、勇、严也——今朝堂无信,天子无仁,唯有贼子有勇,奸佞有严!

笔尖划破纸张,露出底下自己幼时的批注,那时他写的是愿以七尺躯,护得万家春。

从此,王棣每天便将自己紧闭在府里,深居简出,专心习文练武,苦读兵书。

他的书房中,烛光常常彻夜不熄。

那微弱的烛光在黑暗中摇曳,仿佛是他心中不屈的信念。

一本本兵书被他翻得卷起了边,页面都变得破旧不堪。

每一页书上都留下了他的批注和思考,那是他对未来的期望和准备。

忽然听见远处传来晨钟,汴梁城又要迎来新的一天,而他的黎明,藏在这些被翻烂的书页里,藏在银枪头划破空气的锐响里,藏在老梅树终将盛开的花苞里。

练武场上的石碾子被烈日晒得烫时,王棣正赤着上身舞枪。

银枪头划破暑气,带起的风卷着槐树叶掠过演武厅,扫过廊下那架蒙尘的七弦琴。

北风卷着细雪扑在箭靶上时,王棣正对着《尉缭子》校勘兵阵图。

狼毫笔在冻砚里转得艰难,墨汁在羊皮纸上洇出毛边,他便摘下手套呵气,看白气裹着墨香飘向墙上挂着的铁胎弓。

那弓是神宗朝的旧物,弓弦上的牛筋被他反复水煮过七次,此刻正挂在烛火旁,油光水滑得像他新抄的《孙膑兵法》卷。

春雨淅沥的黄昏,王棣会在演武厅角落支起书案。

青铜灯台压着《六韬》竹简,书页间夹着的枯叶早化作齑粉,露出底下密密麻麻的朱批。

银枪靠在廊柱上,枪头凝着的水珠滴在砖缝里,竟比砚台里的宿墨更黑。

冬月三更,王棣常抱着酒坛坐在箭靶前读《司马法》。

月光把箭杆影子投在书页上,酒液浇在严赏罚章句间,晕开的痕迹与枪伤疤痕重叠,他忽然抓起腰间银枪头在雪地上画阵,枪尖划过冻土的声响,竟与刻刀凿开《平戎策》刻板的声音重合。

四季轮转里,兵器架上的剑穗换了三茬,书案上的烛泪积成小山。

当老梅树再次开花时,王棣正左手执《吴子》右手舞剑,剑尖挑落花瓣的同时,能精准指出书中篇的错漏。

银枪头在春阳下闪出冷光,枪缨子扫过《武经总要》最新批注,那字迹力透纸背:朝堂可负我,山河不可负;君上可弃我,兵戈不可弃。

暮春的某个拂晓,王棣收枪入鞘时惊起檐下新燕。

雏鸟振翅声里,他看见自己映在兵器架上的影子——不再是金銮殿上绷直的断枪,倒像是支饱蘸浓墨的笔,虽历经磨砺,却始终保持着刺入青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屋网】 www.5c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天启大明 大明补牙匠 大唐有一帮古惑仔 双靥 铁马冰河肝胆照 剥夺金手指(清穿)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反贼 大宋第一女皇 你说他缺德?他根本就没有那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