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县委常委会议室。
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地点,同样的一群人,但气氛却与上一次的剑拔弩张截然不同。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近乎凝滞的肃穆。
所有常委都提前到场,正襟危坐,手中的笔记本和笔摆放得整整齐齐,没有人交头接耳,甚至连咳嗽声都刻意压低了。
县长李卫民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面色平静,但如果仔细看,会现他放在桌下的手,指节捏得有些白。
他知道今天会议的主题是什么——人事。
一场由陈净主导,对他经营多年的班底进行“外科手术”
式切除的人事调整会议。
他无力反对,甚至还要举手赞成。
这无疑是一种煎熬。
当时针指向九点整,陈净手持笔记本,准时步入会议室。
“唰”
的一声,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他的身上,带着敬畏,也带着探究。
“同志们,开会。”
陈净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今天请大家来,主要议题只有一个,就是人事问题。”
他目光扫视全场,平静地说道:“‘三大行动’开展以来,我们查处了一批干部,也现了一些干部队伍中的问题。
有的是能力不行,有的是作风不正。
我们不能只破不立。
打掉歪风邪气,是为了扶持清风正气。
今天,就是要讨论几个重要岗位的任免,为我们接下来的工作,配好将,选好马。”
说完,他转向组织部长王henghua:“正华同志,你来说说吧。”
王henghua推了推眼镜,打开面前的文件,清了清嗓子,沉声说道:“根据县委的指示精神,组织部对近期工作中暴露出的空缺岗位,以及一些不适任干部的情况进行了摸底排查。
经过严格考察和综合评定,我们提出以下人事调整建议。”
“先,是关于县交通局主要领导的任命。
原副局长张涛等人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交通局的工作一度陷入混乱。
为尽快稳定局面,推动我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重回正轨,经组织部考察,建议任命高健同志,为县交通局党组书记、局长。”
“高健?”
这个名字一出,几个常委脸上都露出了诧异的神情。
他们对这个名字有印象,但印象很模糊,只知道是交通局一个搞技术的“书呆子”
,为人木讷,不懂人情世故,被闲置了很多年。
王henghua仿佛预料到了大家的反应,不疾不徐地继续道:“高健同志,三十五岁,本科学历,道路与桥梁工程专业毕业,高级工程师。
该同志专业能力突出,工作作风扎实,为人正直,清正廉洁。
在交通局内部,口碑很好。
组织部认为,在当前我县交通系统需要正本清源、大抓工程质量的关键时期,高健同志是交通局长的最佳人选。”
话音落下,会议室里一片寂静。
所有人都明白,陈书记这是在释放一个强烈的信号:在湖洪县,只靠溜须拍马、拉帮结派的时代过去了。
现在,要用谁,不用谁,唯一的标准就是“能干事、干净”
。
“我同意。”
第一个开口的,是纪委书记钱立业,他语气坚定,毫不犹豫。
“我也同意。”
政法委书记刘强紧随其后。
陈净的目光,缓缓落在了李卫民的脸上,带着一丝玩味的笑意:“卫民同志,你的意见呢?”
李卫民的心脏猛地一抽。
他知道,这是陈净在逼他表态,逼他在所有人面前,亲手斩断自己的过去。
他深吸一口气,抬起头,脸上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我……同意。
高健同志专业能力强,让他来抓交通,我很放心。”
随着李卫民的“同意”
,剩下的几个常委哪里还敢有异议,纷纷举手表示赞同。
第一个任命,全票通过。
接下来,王henghua又陆续提出了对建设局、国土局等几个关键部门的人事调整方案。
无一例外,被提拔上来的,都是过去那些因为不懂钻营而被边缘化的技术型、实干型干部。
而被调整下去的,则多是李卫民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