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程的火车上,陈净没有看窗外的风景,而是闭目养神。
他的内心,却比任何时候都要清明。
与胡应邦的会面,像是在一盘迷雾重重的棋局中,点亮了一座灯塔。
他不再是孤军奋战,而是成了一枚关键的“先手棋”
。
胡应邦留下了那本核心账本,却让他带回其余的证据,这其中的深意,陈净完全明白。
账本,是胡应邦向上博弈、启动调查的“尚方宝剑”
。
而剩下的硬盘证据,则是胡应邦留给陈净的“护身铠甲”
和“投名状”
。
将来,当风暴来临时,这份由陈净亲手掌握的证据,将成为他无可替代的功绩。
这是一个顶层政治家滴水不漏的布局,既保全了自己,也考验并保护了陈净。
“风,很快就来了……”
陈净默念着胡应邦的最后一句话,他知道,在省级那阵狂风刮起之前,他必须在湖洪市这片小池塘里,掀起属于自己的浪。
……
两天后,陈净回到了湖洪市。
正如他所料,市纪委那场“精准”
的反腐行动,让整个湖洪县的官场都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平静。
人人自危,噤若寒蝉。
原县委书记李卫东倒台,留下了一个巨大的权力真空。
县长魏建民,顺理成章地代理了县委书记一职,暂时主持全面工作。
陈净刚回到公安局,刘峰就一脸凝重地找了过来。
“陈局,风向不对。”
刘峰压低声音,“魏建民这几天连续召开了几次小范围的会议,都是绕开您的。
而且,他把之前李卫东提拔起来的几个副局长都敲打了一遍,现在局里人心惶惶。”
陈净对此并不意外。
魏建民,五十出头,是湖洪市土生土长的干部,一步一个脚印爬上来的,根基深厚,门生故旧遍布全县。
在他眼里,陈净这个坐着火箭上来的年轻人,既是“空降兵”
,也是打乱本地政治生态的“过江龙”
。
之前有李卫东在,魏建民被压了一头,尚能隐忍。
如今李卫东倒台,他成了名义上的一把手,自然要开始清理“异己”
,巩固自己的地盘。
而陈净这个手握公安大权的常务副县长,无疑是他最忌惮,也最想拔掉的钉子。
“让他去搞小动作吧。”
陈净淡淡一笑,给刘峰倒了杯茶,“根基不稳,才会急于抱团。
我们做好自己的事就行。”
话音刚落,办公室的电话响了。
县委办的通知,下午召开县委常委会。
陈净知道,魏建民的第一次试探,要来了。
下午三点,县委常委会议室。
长条形的会议桌旁,气氛严肃。
魏建民坐在主位上,脸上挂着程式化的微笑,眼神却不时扫过坐在对面的陈净。
会议议程波澜不惊,直到最后,魏建民清了清嗓子,抛出了一个重磅议题。
“同志们,李卫东等人的腐败案,给我们湖洪市的经济展留下了很多烂摊子。
其中最严重的一个,就是县属的红星钢铁厂。”
此言一出,在座的几个常委脸色都微微一变。
红星钢铁厂,那是湖洪市几代人的记忆,也曾是县里的纳税大户。
但随着设备老化、技术落后,早已资不抵债,停产多年,只剩下一个空壳子和几百名等着退休金的老工人。
这几年,工人们为了讨薪,没少去县政府闹事,是县里最头疼的一块“牛皮癣”
。
“钢厂拖欠了银行上亿的贷款,还欠着工人们几百万的工资和社保。
现在工人们情绪很大,随时可能引群体性事件,影响我们县的稳定大局啊!”
魏建民痛心疾地说道。
他环视一圈,最后目光定格在陈净身上。
“陈净同志,你年轻,有魄力,有想法,又是我们的政法委书记,主管稳定工作。
这个最艰巨的任务,我想交给你,由你牵头成立一个专门的工作组,负责解决红星钢厂的问题。
同志们,有没有意见?”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
谁都看得出来,这是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