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院子里,“霍霍”
的磨刀声格外清脆,像一串细碎的铃铛,勾得不少村民探着脑袋往陈云家院子里瞧。
有那心思活络的,眼珠子在院里扫来扫去,明里暗里想看看陈云又囤了多少野物。
瞧见院里空荡荡的,没什么显眼的猎物,这些人脸上才悄悄露出几分松快的笑,看来这陈云也没占着多少便宜。
更多人则是揣着热络的心思来巴结,毕竟这年头,能隔三差五吃上肉的,整个村里也就陈云一家了。
“陈云啊,听说你又进山打猎了?身手这么好,改天能不能带带我?”
一个村民凑到跟前,语气里满是讨好。
另一个人也赶紧接话,拍着胸脯保证:“我可比李石头强多了!
跟着你进山,绝对不用你费心,更不会像他那样得让你背着回来!”
这话里藏着小心思,他以为陈云救李石头,是因为带着李石头一起打猎出了事。
还有人跟着附和:“就是就是,陈云,下次带上我!
我保证听话,让干啥就干啥,绝不拖后腿!”
陈云原本低头磨着刀,听着耳边七嘴八舌的声音,眉头渐渐皱了起来,心里泛起一丝厌烦。
他手腕一停,将磨得锃亮的柴刀“哐当”
一声撂在地上,那清脆的声响像一盆冷水,让喧闹的村民下意识闭了嘴,院子里瞬间安静下来。
陈云暗自庆幸,幸好这几天打到的野物大多藏在了林子里的地窖里,要是都堆在家里,恐怕连一天安生日子都过不上。
“我没带李石头进山,以后也不会带任何人。”
陈云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大家都让开些,别挡着我干活。”
村民们讨了个没趣,脸上的热络顿时消散,有人撇了撇嘴,有人小声嘀咕着,不情不愿地散去了。
没一会儿,院门口传来一阵缓慢的脚步声,李石头的父亲李大刚一瘸一拐地走了进来,手里还拎着一个布包,里面裹着几张灰狗子皮和野兔皮。
为了给受伤的儿子补身子,也为了贴补家用,李大刚照着陈云的样子做了个弹弓,每天在附近的山林里转悠,打些小猎物。
“陈云,忙着呢?”
李大刚脸上带着憨厚的笑,将布包递过来,“这是我这几天攒下的皮子,你眼光好,又常去宜春,能不能帮我一起带过去卖掉?我也不让你白跑,卖了钱给你二成利润,你看行不?”
“李叔,这就是顺手的事儿,钱我就不要了。”
陈云放下手里的活,笑着摆了摆手,没打算要这份报酬。
李大刚却急了,连忙说道:“那可不行!
你不要钱,我哪好意思让你帮忙带过去?这钱你必须拿着,不然我心里不安稳。”
他语气诚恳,眼神里满是坚持。
陈云见李大刚态度坚决,知道再推辞就显得生分了。
虽然在他眼里,这几张皮子卖不了多少钱,可对眼下艰难的李家父子来说,这笔钱却是能救命的紧要钱。
于是他不再拒绝,点了点头:“行,李叔,我帮您带过去,到时候卖了钱给您送过来。”
赵雪梅从屋里走出来,接过李大刚手里的皮子,又忍不住朝院外望了望,脸上带着几分担忧,转头问陈云:“当家的,李二狗说好了今天来讨债,这都快晌午了,他怎么还没来?”
陈云抬头看了看日头,淡淡说道:“快了,该来的总会来。”
没一会儿,陈云便瞧见一帮人浩浩荡荡地朝着自家院子走来。
为的不是别人,正是上次被自己打得落荒而逃的李峰。
只见他满脸横肉,走路一摇三晃,身后跟着几个小弟,咋咋呼呼的,一看就没安什么好心。
“姓陈的,我哥说了,你想还钱,就得亲自到我们村找他。
只要你去了,他大度,不要利息,只要本金就行。”
李峰扯着嗓子喊道,脸上带着一丝不怀好意的笑,那模样就像一只狡黠的狐狸。
陈云听闻,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不紧不慢地说道:“哟,要钱还得我亲自送上门去?不要利息,天下竟有这等好事?该不会是设了鸿门宴,等着我往里钻吧?”
说着,他目光如炬,冷冷地盯着李峰,那眼神仿佛能看穿对方的心思。
李峰平日里不学无术,连《三国演义》都没听说过,哪能听懂陈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