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
的联系,悄然编织成一张无形的网,出一个关于未来、关于共同秘密的、充满诱惑的暗示。
沐兮的手指猛地蜷缩起来,紧紧握住了那半块微凉的玉璧,仿佛要握住这突如其来的“信物”
。
指尖在他刚刚划过的地方无意识地轻轻捻动,脸上红晕更甚,如同醉染胭脂。
她低下头,浓密的睫毛垂下,掩盖住眼底飞掠过的一丝冰冷计算和嘲讽。
再抬头时,眼中只剩下被搅乱的一池春水和全然的信赖,声音轻软得几乎要融入氤氲的茶香里:“周叔叔总能给我心安的感觉…仿佛再难的谜题,在您这儿都能寻到答案。”
她巧妙地将话题引向自己真正的目的,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依赖与苦恼,“只是…有些事,就像这画上的迷雾,绕得人头晕。”
“就比如…最近总听人提起一位孙应洋先生,说是…说是汇丰银行的经理,模样竟…”
她说到这里,适时地停顿,微微蹙起眉,仿佛被某个荒诞的念头困扰,又不知该如何启齿,只是用那双氤氲着水汽和困惑的眼睛望着他,像一个寻求长者解惑的小女孩。
“都说世上相似之人众多,可若相似到那般地步,甚至…甚至引得人频频侧目关切,周叔叔您见多识广,您说…这世上真有如此巧合之事吗?”
“还是…兮儿最近太过疲累,生了妄念?”
她将问题抛了出去,姿态放得极低,仿佛只是少女不谙世事的胡思乱想,却又精准地将“孙应洋”
、“模样相似”
、“频频关切”
这些关键词,不着痕迹地递到了周复明面前。
她紧握着手心的半璧玉,感受着那冰冷的触感,维持着脸上的微醺般的红晕,等待着他的反应。
她要知道,他对这场“巧合”
,究竟知情几分。
周复明脸上的笑意未变,甚至更温和了些。
他抬手推了推鼻梁上的金丝眼镜,镜片后的目光深邃难测,仿佛早已看穿她这番“天真”
问询下的所有试探。
“孙应洋…”
他缓缓重复这个名字,语调平稳,听不出任何异常,“确是青年才俊,汇丰的红人,与英领事馆关系亦匪浅。”
“至于相貌…”
他微微一顿,目光似有若无地扫过沐兮紧张攥紧的手,语气带着一种长者式的、洞悉世情的淡然,“皮相之似,犹如镜花水月,最是惑人眼目,也最是…不足为凭。”
他微微向前倾身,声音压得更低,带着一种分享秘密般的亲昵,那温和的气息再次拂过她的耳畔:“兮儿,你需记住,在这上海滩,尤其是如今这光景,许多看似巧合的相遇,背后或许都藏着精心设计的棋局。”
“有人递过来一颗像‘糖’的棋子,未尝不是裹着蜜糖的毒药,或是…试探你反应的问路石。”
他的话,像是提醒,像是告诫,却又巧妙地将自己置身事外,仿佛只是一个旁观清的长者。
他没有承认知情,却也没有否认,反而将一种更深的可能性——这是一个针对她的陷阱——轻描淡写地点了出来,无形中将自己拉到了与她同一阵营的位置上。
“那…我该如何是好?”
沐兮顺势追问,眼神愈显得依赖和无助,仿佛完全被他引导着思路。
周复明微微一笑,那笑容里带着一丝掌控一切的从容与深意:“静观其变,兮儿。”
“狐狸尾巴,藏得了一时,藏不了一世。”
“你若心存疑虑,不妨…多看几步。”
“看看这枚‘棋子’,下一步会落在何处,又会为谁,挣得怎样的先机。”
他话锋微转,指尖轻轻敲了敲那放着画轴的紫檀木案,“就如同鉴赏古画,真伪优劣,往往不在炫目之处,而在细微的破绽与时代留下的、无法作伪的痕迹里。”
他的暗示几乎挑明:孙应洋是棋,是试探。
而他周复明,是能帮她看破棋局、辨别真伪的人。
沐兮心下冷笑,面上却露出恍然与被点醒的神情,轻轻“嗯”
了一声,低下头,仿佛在细细品味他的话语。
就在她垂眸的瞬间,周复明看着她低垂的、线条优美的脖颈,那上面还残留着未褪尽的绯色,眼神深处掠过一丝极淡的、近乎满意的幽光。
她的困惑,她的依赖,都在他的预料和引导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