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他们所能提供的、完全不同于周复明之流冰冷利益算计的、另一种形式的“力量”
——那种源于信念和理想的力量,或许在某些时刻,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而林晚星,就是这个打破僵局的最佳契机。
她对江予哲毫无保留的信任显而易见,她在那个组织内部似乎也颇受重视和喜爱。
通过她,或许能以一种更自然、更不引人怀疑的方式,更深入地融入那个圈子,获取更接近核心的信息,甚至……在未来某些决定性的关键时刻,能得到一股来自“光明”
层面的、意想不到的助力。
这并非纯粹的利用——沐兮在心底对自己冷静地剖析,至少不完全是。
她确实对那个眼神清澈、信念坚定的女孩抱有几分乎算计的真实关切,也对江予哲他们所追寻的那个遥远而美好的理想世界,存有一丝自己都不愿承认的、微弱的敬意与向往。
只是,在她选择的这条布满荆棘、注定浸满鲜血的复仇之路上,任何一点可能照亮前路的光亮,任何一股可能借用的力量,无论其来源是光明还是黑暗,她都必须在权衡之后,尝试去抓住,去整合,化为己用。
想通了这一点,沐兮的眼神重新变得如同经过淬火的寒铁般坚定、冰冷。
她走到书桌前,铺开一张素白的信纸,这次没有丝毫犹豫,落笔迅而字迹清晰。
这是写给江予哲的,通过那条仅有几人知晓的秘密渠道。
在信中,她简要而克制地提及了白日教堂外惊险的一幕,只轻描淡写地说自己“恰逢其会”
,“侥幸”
协助林小姐脱身,并未过多渲染自身作用,重点表达了对林小姐后续安危的真诚担忧。
语气把握得恰到好处,既有适度的关切,又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感。
最后,她隐晦地询问对方,是否有需要她从周复明或普德药房方向帮忙留意之处,以此示好,并抛出进一步深化合作的明确信号。
这封信,既送了顺水人情,示了好,抛出了希望更紧密合作的橄榄枝,也将自己白日里看似冲动的行为,合理化为一次“恰逢其会”
的仗义出手。
同时,更为她明日不得不再次踏入周府,埋下了一个“为了共同目标而继续深入调查”
的合情合理的伏笔。
做完这一切,沐兮才开始真正为明日的“鉴赏”
之约做准备。
她走到父亲留下的那个红木书柜前,找出藏书目录,仔细翻阅,从中挑出寥寥几本关于基础医学和德国近代工业展的书籍。
她坐在灯下,快而专注地翻阅着,确保明日与周复明交谈时,能有最基本的、不至于露怯的交谈资本,甚至能不经意间抛出几个内行的问题,以迎合他“博学长辈”
的设定。
她甚至从衣帽间里,精心挑选了一套看似款式简单低调、实则剪裁极为考究、用料精良的玄色旗袍。
这套旗袍颜色沉静,却能极好地衬托出她纤细的脖颈线条和不堪一握的腰肢,在特定角度和光线下,能微妙地勾勒出一种易碎而需要庇护的脆弱感。
以色示人?不。
她心中冷笑。
是以“态”
惑人。
用最无害、最柔顺、最符合他预期的柔弱姿态,作为最坚固的盾牌,掩盖内里最清醒、最冷静、随时准备出致命一击的算计。
她要去赴的,是一场危机四伏、步步惊心的鸿门宴。
她知道周复明想看到什么——一个在他的“引导”
下,逐渐卸下心防、可能被掌控、被影响的迷茫孤女,一个欣赏他学识、依赖他庇护的晚辈。
那她就精准地演给他看。
但同时,她也会用这双被残酷现实和接连背叛擦得愈雪亮的眼睛,冷静地观察,仔细地分辨,看清他棋盘上每一个棋子的位置和可能的走向,找到那枚或许可以被她暗中移动、甚至反过来为他制造麻烦的“子”
。
夜渐深,万籁俱寂。
沐兮熄灭了书桌上的台灯,躺在冰冷的床上,却毫无睡意。
清冷的月光透过窗纱,如水银般无声地流淌进来,勾勒出她沉静侧脸的轮廓,那双在黑暗中睁着的眼睛,亮得惊人,如同淬了火的寒星。
明日,当晨曦再次降临,她将不再是那个可能误入陷阱、惊慌失措的羔羊。
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