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与云隐宗同处华夏,理应相互扶持。
柳宗主若有需武当效劳之处,尽管开口。
他话语顿了顿,略带感慨,更难得的是,柳宗主扬威域外,令那些蛮夷知晓我华夏仙家手段,大涨我辈志气。
柳谨听出二人言辞间的求道之意,淡然一笑:二位掌教过誉了。
柳某不过偶得机缘,先行一步。
仙道漫漫,正当与诸位同道相互印证。
云隐宗愿与各派交流道法,共促修行。
随后,三人就在这迎仙台上,品着参小淼新培的灵茶,论道半日。
从地脉梳理到阵法精要,从炼丹火候到炼器心得,言谈间,清微与玄诚子对柳谨的修为见解愈钦佩,态度更加恭敬。
临别时,双方约定定期进行道法交流,昆仑与武当更留下了数部珍藏古籍的拓本作为赠礼。
与此同时,许多散修,以及一些势单力薄的小门派,也如同嗅到花香的蜂蝶,纷纷前来终南山。
有擅长炼丹的老道,有精通阵法的散修,还有几个小门派的掌门带着全部弟子前来投靠。
对此,柳谨从善如流,设立了“客卿”
与“外围弟子”
制度。
“客卿”
面向有一定实力或特殊技艺的散修,享有一定资源兑换权限,需在宗门需要时出力;“外围弟子”
则吸纳那些有向道之心但资质尚浅或忠诚度待考者,传授基础法诀,负责宗门外围产业和杂务。
甄别、考核与管理的重任,自然落在了处事老练的清虚和长袖善舞的智通肩上。
宗门人口迅增加,事务日渐繁杂。
智通的管理才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挥,他建立起初步的贡献点制度、任务分派体系和档案管理制度,将新增人员打理得服服帖帖,各项事务安排得明明白白,让柳谨省心不少。
暮色渐临,柳谨独立于山巅,俯瞰下方。
但见灵雾缭绕间,亭台楼阁已见雏形,虹桥飞跨,灵泉叮咚,机甲傀儡与弟子穿梭往来。
他不禁微微一笑,曾几何时,只在影视作品中见过的仙家盛景,如今正在他手中,一步步于这终南山内化为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