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亮了一根火柴,虽然微弱,却瞬间照亮了前路!
几十年苦读的理论,在这一刻终于与真实的感受对应上了!
堵塞的阀门,被这轻轻一点,撬开了一丝缝隙!
二人几乎是本能地,按照那瞬间的感受,调整呼吸,引导着周围浓郁的灵气,尝试着冲击那锈死的关窍。
虽然依旧艰难,气息微弱如丝,但方向已然明确!
两人激动得老泪纵横,却不敢分心,全力抓住这稍纵即逝的契机,沉浸在了前所未有的修炼体验中。
柳谨收回手指,暗自点头。
理论基础好就是不一样,一点就透,省心不少。
片刻后,张玄清和守正从入定中醒来,虽然只是引动了微不足道的一丝灵气,却感觉像是重获新生一般,浑身充满了活力,眼中精光闪烁。
几十年停滞不前的修为瓶颈,竟在师叔祖轻轻一点下有了松动的迹象,这让他们如何不激动?
二人几乎是踉跄着扑到柳谨面前,纳头便要再拜:“多谢师叔祖点化之恩!
此恩如同再造!”
“行了行了,以后来了就好好练,别动不动就行大礼。”
柳谨摆摆手,“清虚,带他们去安顿一下,熟悉环境。
下午若有空,可去藏书房看看,那里有些玄尘带来的古籍,或许对你们有用。”
“藏书房!”
二人眼睛又亮了!
师叔祖的藏书房,其中必有非凡典籍!
早课结束后,张玄清和守正哪也没去,如同两块望夫石般,眼巴巴地瞅着清虚,脸上写满了“藏书房”
三个大字。
清虚被这两位“师侄”
用如此渴望的眼神盯着,浑身不自在,只好硬着头皮对柳谨请示:“师尊,您看……”
柳谨正看着参小淼小心翼翼地给一小片人参苗灌注微薄灵气,头也没抬:“带他们去吧。
规矩你懂,只能看,不能抄录,更不能带出。”
“是,师尊!”
清虚应下,转向二人,“二位……请随我来。”
“多谢师叔祖!
有劳清虚师叔!”
张玄清和守正喜出望外,连忙道谢,亦步亦趋地跟着清虚,那恭敬又急切的模样,仿佛不是去藏书楼,而是去朝圣。
云隐宗的藏书楼是一间新盖的宽敞木屋,采光极好,干净整洁。
然而,当张玄清和守正满怀憧憬地踏入其中时,却不由得愣了一下。
与他们想象中汗牛充栋、典籍如海的仙家藏经阁不同,眼前只有寥寥五六排书架,上面摆放的书籍数量……甚至可能还不如他们各自山门藏经阁的一个角落多。
大部分书籍是玄尘从青松观带来的道家典籍,虽然也有些古本,但规模和珍稀程度显然无法与龙虎山、茅山千年积累相比。
还有一些明显是赵铭搜罗来的杂书,封面五花八门。
更显眼的是,书架上还突兀地放着几本崭新的打印册子,封面上赫然是《网络流行修真功法汇编》、《气感成十八法(网友推荐)》之类的字样,甚至还有一本《科学种植大棚菜》。
张玄清和守正面面相觑,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错愕和难以置信。
这就是师叔祖的藏经阁?未免也……太简朴了吧?甚至有点寒酸?
然而,这丝疑虑仅仅存在了一瞬。
二人立刻在心中狠狠批判了自己:肤浅!
幼稚!
师叔祖是何等人物?已达返璞归真之境界!
他老人家留下的典籍,岂能以数量和外貌来衡量?这里每一本书,必然都蕴含着无上大道至理!
看似普通,定是大道至简的体现!
那本《大棚菜》,说不定就是某种以农入道的无上法门!
那些打印的功法,说不定就是师叔祖游戏风尘时,从茫茫互联网中淘出的沧海遗珠,大巧不工!
想到这里,二人的眼神瞬间从错愕转变为无比的虔诚和火热。
他们如同朝圣者般,小心翼翼地走到书架前,目光灼灼地扫过每一本书的书名,试图从中解读出深藏的玄奥。
“《龙虎金丹秘要》!”
张玄清一眼看到了自己送给张副书记的那本典籍拓本,此刻正被恭敬地摆放在一处显眼位置,顿时激动得热泪盈眶,“师叔祖竟将此书置于此处,定是认为其中尚有可取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