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虎头虎脑的小男孩被清虚带上山后,直接见到了柳谨。
柳谨正在新落成的洞府庭院里修炼,见到清虚领着个孩子进来,略感意外。
“师尊,此子名唤石娃,是山下村里的孩子。
心性纯良坚韧,根骨之佳,实属罕见。”
清虚将考核过程细细禀明,尤其强调了那罗盘前所未有的反应。
柳谨目光落在石娃身上。
孩子有些紧张,小手攥着衣角,但眼神清澈明亮,并无惧色,反而好奇地偷偷打量四周,尤其对那株隐隐散着光晕的人参苗多看了几眼。
“你为何想入我云隐宗?”
柳谨声音平和。
石娃仰起头,大声回答:“学了本事,帮奶奶干活!
不让奶奶腰疼!
还有……山上的神仙叔叔,能让果子长得又大又甜吗?我想让奶奶多吃点甜果子。”
童言稚语,却听得柳谨微微一怔。
他想起自己最初服下“仙丹”
后,想的也不过是种菜自足。
这孩子的愿望,纯粹得让他有些触动。
他伸出手指,一缕细微的灵气探向石娃。
那灵气一触碰到孩子,竟如溪流入海般,被自然吸纳,孩子周身甚至泛起一层极淡的、肉眼难见的灵光。
果然是块未经雕琢的璞玉!
柳谨心中已有决断,但对一个七八岁的孩子,修行之事非同儿戏。
他温声道:“石娃,修行要离家住在山上,不能时常见到奶奶,你愿意吗?”
石娃小脸皱了起来,显然没想过这个问题。
他想了很久,才认真地说:“那我能不能先学会让奶奶腰不疼的本事,再学会让果子变甜的本事,然后就下山回家?我保证天天给神仙爷爷挑水砍柴!”
柳谨和清虚闻言,不禁莞尔。
“也罢。”
柳谨对清虚道,“此子我便破例收下,暂为记名弟子。
你且去山下与他奶奶说明情况,征得老人家同意。
若她应允,便接她来别院附近安置,允石娃每月下山探望。
所需用度,皆由宗门支应。”
清虚大喜:“师尊仁慈!
弟子这便去办!”
石娃虽然不太明白“记名弟子”
是什么意思,但听说奶奶也能接到山下来住,还能时常见到,立刻高兴地笑了,露出两颗小虎牙。
消息传到山腰别院,智通第一个拍手叫好:“妙啊!
师尊圣明!
这可是体现我云隐宗仁德之心的大好机会!”
他立刻行动起来。
他先是以云隐别院的名义,亲自带着一份厚礼(主要是些实用的米面粮油和崭新的被褥),陪着清虚去石娃家拜访。
他口才了得,又是夸孩子有出息,又是保证老人家的生活,把石娃奶奶说得又是惊喜又是感动,抹着眼泪答应了。
回来后,智通又忙不迭地张罗起来。
他在别院附近寻了一处干净宽敞的农家小院,租了下来,亲自带人打扫布置,添置家具日用,确保石娃奶奶住得舒适。
“老人家年纪大了,炕要烧得暖和一些。”
“门口这门槛有点高,找块木头做个斜坡,方便出入。”
“再雇个本村可靠的妇人,日常帮忙照看一下,工钱从别院账上出。”
他事无巨细,安排得妥妥当当。
清虚看在眼里,愈觉得这智通管事请得值。
安置好石娃奶奶,智通又找到了赵铭和玄尘。
“赵居士,玄尘道长,你看如今通过考核的弟子已有数十人,虽还未正式拜入内门,但吃喝拉撒总是要的。
咱们这别院,是不是也该有点宗门福利,彰显气度?”
赵铭挑眉:“福利?智通管事有何高见?”
智通搓着手,笑眯眯地说:“你看啊,这终南山早晚温差大,排队辛苦。
咱们是不是可以每日提供些热汤热食?不需要多金贵,熬点驱寒的姜枣茶,蒸些管饱的杂粮馒头,成本不高,但暖心啊!
口碑一下就上去了!”
玄尘点头:“善。
此举可结善缘。”
赵铭也觉得有道理:“行,这事你看着办。
需要多少钱,从我这儿支。”
智通又接着说:“还有,我看不少通过初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