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再说了,要是没有合作社,我去年那坎儿还过不去呢。
现在能帮合作社多劝劝人,让更多人知道正规种子的好,我心里也踏实。”
旁边的村民们也跟着附和:“是啊三秒,多亏了王叔天天讲,咱们现在都知道假种子的危害了!
以后不管是种子还是化肥,都跟着合作社买,再也不贪小便宜了!”
三秒看着眼前的场景,心里满是感动。
他知道,老王的宣传,比合作社的公告栏更有说服力——因为这是从“吃亏人”
嘴里说出来的真心话,是实实在在的教训,能让村民们真正记在心里。
夕阳西下时,村民们渐渐散去,老王收拾好种子袋,准备回家。
三秒陪着他往家走,路上,老王突然说:“三秒,明年春耕前,咱们能不能搞个‘假农资识别会’?我把自己的经历再好好讲讲,再让陈叔把台账和质检报告带来,让大伙看得更明白。
要是能请张技术员也来,讲讲怎么选种子、怎么种,那就更好了。”
“这个主意好!”
三秒立刻点头,“我回去就跟陈叔商量,把识别会办起来。
有您带头讲经验,再加上张技术员的专业指导,大伙肯定能更清楚地分辨假农资,以后再也不会上当了。”
寒风依旧刮着,可两人的心里却格外温暖。
老王看着路边的麦田,心里满是期待——他知道,只要大伙都跟着合作社买正规种子,好好种地,明年肯定能有个好收成,而他这个“义务宣传员”
,也会一直做下去,为合作社、为村里的农户,多尽一份力。
后来,老王的“义务宣传”
还传到了镇里的农技站。
张技术员特意找到他,笑着说:“老王,你这经验比我们的宣传手册还管用,以后镇里搞农资科普活动,能不能请你去讲讲?让更多村镇的农户都听听你的教训,避开假农资的坑。”
老王爽快地答应了:“没问题!
只要能帮到大伙,我去哪儿讲都行!”
就这样,老王的“义务宣传员”
身份,从望海坡村传到了周边村镇,他手里的假种子袋和正规种子袋,也成了最直观的“科普道具”
。
而他常说的那句“别信便宜的流动商贩,跟着合作社买才靠谱”
,也成了周边农户口中流传最广的“种地口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