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老五又在老王的地里转了一圈,每走几步就蹲下来查看玉米苗的长势,越看越觉得不对劲:这些苗的叶片形状也跟“金穗3号”
不一样,“金穗3号”
的叶片宽,边缘光滑,而这些苗的叶片窄,边缘还有细小的锯齿。
他心里有了个猜测:老王可能没种合作社分的“金穗3号”
,而是用了别的种子。
可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合作社统一采购的种子价格比市面上低,还能享受补贴,他没理由不用啊。
难道是他觉得合作社的种子不好,自己买了别的?可要是买的种子有问题,他怎么不跟合作社说?
陈老五揣着满肚子的疑问,往农技站走。
农技站的张技术员正在整理资料,看见他进来,笑着问:“陈头儿,今天怎么有空过来?是不是玉米地出什么事了?”
“张技术员,还真有事找你。”
陈老五把刚才在老王地里的现说了一遍,又掏出那个破旧的塑料袋,“你看这袋子,能认出是什么种子吗?还有,老王地里的苗又矮又黄,茎秆细,叶片还跟咱们的不一样,你明天能不能跟我去看看?”
张技术员接过塑料袋,对着光看了半天,又翻出一本种子图鉴比对,皱着眉说:“这袋子上的字太模糊了,看不出来。
不过你说的那苗的特征,倒像是去年被淘汰的‘老玉米4号’,那品种产量低,还不抗病,早就不让种了。”
“淘汰的品种?”
陈老五吃了一惊,“老王怎么会种这个?他没理由啊。”
“不好说。”
张技术员放下塑料袋,“也有可能是买到假种子了,现在市面上有些不法商贩,把淘汰的种子或者劣质种子装到新袋子里卖,农民不注意就容易上当。
明天我跟你去地里看看,取样检测一下,就能知道是不是种子的问题了。”
陈老五点点头,心里的担忧更重了。
如果老王真的买到了假种子,那这一季的收成可就悬了。
而且要是假种子扩散开来,其他农户也中招了,那合作社的损失就大了。
他站起身,对张技术员说:“那明天一早我就来接你,咱们早点去,别让老王起疑心。”
回到合作社,陈老五把老王地块的位置在地图上标了出来,又翻出年初分种子的登记册,确认老王确实领了十斤“金穗3号”
。
他坐在桌前,盯着登记册上老王的签名,琢磨着老王到底是怎么想的。
是觉得合作社的种子不够好,想自己买更好的,结果被骗了?还是有别的原因?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陈老五就骑着电动车去接张技术员。
两人赶到村西头的玉米地时,地里还没人,只有几只麻雀在田埂上蹦蹦跳跳。
张技术员背着工具箱,蹲在老王的地里,先是仔细观察玉米苗的形态,又用尺子量了苗的高度和茎秆的粗细,接着从工具箱里拿出小铲子,小心翼翼地挖了几株玉米苗,装进标本袋里。
“你看,”
张技术员指着一株玉米苗的根部,“这根系不达,须根少,而且颜色偏褐,正常的‘金穗3号’根系应该是白色的,须根多且壮。
再看这茎秆,横截面细,维管束不达,支撑力差,后期容易倒伏。”
他又拿出检测仪,取了点叶片样本,检测结果显示,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比正常的“金穗3号”
低了近三分之一。
“肯定是种子的问题。”
张技术员收起检测仪,语气肯定地说,“这不是‘金穗3号’,而且这种子的质量很差,很可能是假种子或者劣质种子。”
陈老五的脸色沉了下来。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脚步声,老王扛着锄头走了过来,看见陈老五和张技术员在他的地里,脸色一下子变得惨白,脚步也停住了。
陈老五走过去,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平和:“老王,你过来,张技术员给你家的苗检测了,说是种子有问题,你是不是没种合作社分的‘金穗3号’?”
老王的嘴唇哆嗦着,半天说不出话来,眼泪突然就流了下来。
他扔掉锄头,蹲在地上,双手抱着头,哽咽着说:“陈头儿,我对不起你,对不起合作社……我是鬼迷心窍了啊!”
陈老五和张技术员对视一眼,都没说话,等着老王接着说。
老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