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三秒心里暖暖的,跟李叔道别后,又回到地里继续巡夜。
这时候,天已经快亮了,东边的天空泛起了鱼肚白,马灯的光在晨光里显得没那么亮了,却依旧稳稳地照在地里。
他坐在田埂上,看着马灯的灯芯慢慢燃尽,心里满是踏实——这一夜,地里没出任何事,土豆苗好好的,还帮李叔找回了老黄牛,没辜负爷爷的托付。
天亮后,三秒把马灯收起来,小心翼翼地擦干净玻璃罩,揣在怀里,往家里走。
路过爷爷家的时候,看见爷爷正站在门口等他,手里拿着一碗热粥。
“怎么样?夜里没出什么事吧?”
爷爷接过马灯,摸了摸灯杆,笑着问。
“没出事,还帮李叔把跑出去的老黄牛牵回去了。”
三秒接过粥,大口喝着,热粥顺着喉咙滑下去,暖到了心里,“马灯真好用,比手电稳多了,还能照见小虫子和田鼠,您说的没错,老辈人的法子就是管用。”
爷爷听了,笑得更开心了:“以后巡夜,就用这个。
老规矩不能丢,这都是一辈辈人传下来的经验,能帮咱们守住庄稼,守住日子。”
他把马灯递给三秒,“你把灯拿回去,好好收着,以后地里的事,就靠你了。”
三秒接过马灯,郑重地点了点头。
从那以后,每次巡夜,他都会提着爷爷的老马灯,走在田埂上,暖黄色的光跟着他,照亮地里的每一寸土,每一棵苗。
有时候春花也会跟着他一起巡夜,两人举着马灯,坐在田埂上,聊地里的收成,聊未来的日子,马灯的光映在他们脸上,温柔又明亮。
有一次,村里的年轻人问三秒:“现在都有手电和头灯了,你怎么还在用这么老的马灯?又不方便,还容易灭。”
三秒笑着把马灯递给他们,让他们试试。
年轻人提着马灯在地里走了走,才现马灯的光比手电稳,照得更清楚,还不晃眼,纷纷说:“原来马灯这么好用,以前真是小看它了!”
三秒就跟他们讲爷爷说的老规矩,讲马灯救过庄稼的事,讲老辈人巡夜的经验。
年轻人听了,都很受触动,有的还学着用马灯巡夜,说这样更有“种地的感觉”
。
慢慢的,村里用马灯巡夜的人多了起来,夜里的田埂上,一盏盏马灯的光亮起来,暖黄色的,连成一片,像撒在地里的星星。
秋天收土豆的时候,三秒的土豆地又迎来了大丰收。
挖出来的土豆又大又圆,没有一个被田鼠啃过,也没有一棵苗被牲口踩坏。
赵老板来收土豆的时候,看着满筐的土豆,忍不住赞叹:“你家的土豆一年比一年好,是不是有什么秘诀啊?”
三秒笑着指了指放在旁边的马灯:“秘诀就是这个,夜里用它巡夜,能看好地里的庄稼。
这是我爷爷传下来的老规矩,老辈人的法子,错不了。”
赵老板拿起马灯看了看,笑着说:“真是个宝贝,比什么先进工具都管用!”
收完土豆,三秒把马灯擦得干干净净,放在电器铺的柜台上,旁边摆着他和爷爷的合照。
有人来修电器,看见马灯,好奇地问,他就跟人讲马灯的故事,讲老辈人巡夜的规矩。
慢慢的,不仅村里的人知道这盏马灯,连镇上的人都知道了,说三秒家有个能“守护庄稼”
的老物件。
有一年冬天,下了场大雪,把地里的小麦苗都盖住了。
夜里,三秒提着马灯去巡地,看见雪地里有个黑影在动,以为是偷麦子的,赶紧走过去——原来是王小宝,他看见小麦苗被雪盖着,担心冻坏了,正想把雪拨开。
“小宝,这么晚了,你怎么在这里?”
三秒赶紧把他拉到身边,用马灯的光给他暖手。
王小宝冻得瑟瑟抖,却还是说:“叔,我看见雪把麦子苗盖住了,怕冻坏了,就想来拨雪。”
三秒心里一暖,摸了摸他的头:“别担心,雪能给麦子苗保暖,等雪化了,苗就会长得更好。
走,叔送你回家。”
他牵着王小宝的手,提着马灯往家走。
马灯的光照在雪地上,暖黄色的,把两人的影子映在雪上,拉得很长。
王小宝看着马灯的光,好奇地问:“叔,这马灯的光能照见邪气吗?爷爷说老辈人的东西都有灵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