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刨下去,果然,木料的形状顺眼多了,放在肩头试了试,稳稳当当的。
第七天头上,新扁担终于做成了。
三秒用砂纸把表面打磨得光溜溜的,桑木的纹理在阳光下像流水般荡漾。
他特意做宽了两指,边缘处倒了圆角,这样挑起来不会硌得慌。
王老五用手掂了掂,又往两端系上结实的麻绳,绳结打得又快又匀,是年轻时挑货郎担练出的手艺。
第二天一早,王老五就挑着新扁担去晒谷场了。
两箩筐小麦压在上面,桑木扁担微微弯出个好看的弧度,像道挂在肩头的彩虹。
他试着走了几步,突然停下脚步,惊讶地回头对三秒说:“这扁担……咋感觉轻了半截?”
三秒站在晒谷场边笑,露水打湿了他的裤脚。
他看见王老五的脚步稳了不少,不像以前那样趔趄了,肩头的扁担随着步伐轻轻晃动,出沉稳的“咯吱”
声,像踏实的歌谣。
“日子重了,扁担也得结实,”
三秒对着老人的背影喊,“这样才能挑得动好日子!”
王老五没回头,只是脚步迈得更大了。
阳光洒在他新挑的扁担上,桑木的纹理里像落满了碎金。
远处传来碾麦机的轰鸣声,混着孩子们追逐打闹的笑声,在清晨的空气里荡开。
三秒摸了摸自己手里的刨子,木头的温度从掌心一直传到心里,暖融融的。
晒谷场上,王老五把麦子倒在竹席上,用木耙摊开。
他直起身时,现肩头的压痕浅了好多,不像以前那样红得紫。
旁边的李大爷凑过来看他的新扁担,啧啧称奇:“老五,你这扁担看着就结实,怕是能挑到你抱孙子哟!”
王老五咧开嘴笑,露出没剩几颗牙的牙床。
他摸了摸桑木扁担,又看了看场边帮着翻麦的三秒,突然觉得这根扁担不仅挑着粮食,还挑着些别的东西——是年轻人的心意,是日子里的盼头,是断了还能重新接上的念想。
那天傍晚收工,王老五特意绕到三秒家,把那根断成两截的竹扁担立在门框边。
“留着吧,”
他对三秒说,“等你以后有了娃,就告诉他,以前有根扁担,挑过咱们村最苦的日子,也盼过最甜的明天。”
三秒望着门框边的断扁担,又看了看远处王老五挑着空箩筐走远的背影,新做的桑木扁担在暮色里闪着光。
他突然明白,有些东西断了不可怕,只要有人肯用心接上,就像那根扁担,换了新模样,照样能挑着日子往前走,一步比一步稳当,一步比一步踏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