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雨漏进算术本
三秒是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吵醒的。
窗外的雨还在下,淅淅沥沥的,像是老天爷忘了关水龙头。
他摸过枕边的手机,屏幕上跳动着“陈校长”
三个字,心里不由得咯噔一下——陈校长是村小的校长,也是他小学时的班主任,没事不会这时候打电话。
“三秒,你现在有空不?”
陈校长的声音带着喘,还夹杂着噼里啪啦的雨声,“村小的教室漏雨漏得厉害,孩子们没法上课了……”
三秒一骨碌爬起来,套上衣服就往外冲。
他爹在厨房煮粥,见他急急忙忙的样子,隔着窗户喊:“早饭不吃了?”
“不吃了!
村小漏雨,我去看看!”
村小离他家不远,也就三里地。
以前是土路,坑坑洼洼的,去年三秒出钱修了条水泥路,现在走起来顺当多了。
雨丝打在脸上,凉丝丝的,路边的玉米叶被雨水洗得亮,绿得晃眼。
还没到学校门口,就听见孩子们的嬉笑声,夹杂着老师的吆喝。
三秒加快脚步,推开锈迹斑斑的铁门,眼前的景象让他皱起了眉——操场积了一大片水,几个孩子正光着脚在水里踩,溅起的水花打湿了书包。
“三秒来了!”
陈校长从教学楼里跑出来,手里拿着个脸盆,盆沿还滴着水,“快进去看看,这雨再下,教室都成水帘洞了!”
三秒跟着他往教室走。
教学楼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盖的,红砖墙上爬满了青苔,窗户玻璃碎了好几块,用硬纸板糊着。
刚走到二年级教室门口,就听见“滴答、滴答”
的声音,抬头一看,屋顶的瓦片缺了好几个角,雨水正顺着房梁往下淌,在地上积了好几个水洼。
教室里,孩子们正把作业本举在头顶,有的蹲在桌子底下写字,有的干脆挤在教室后排没漏雨的角落。
讲台上,一个年轻姑娘正踮着脚,用塑料布堵屋顶的漏洞,塑料布太小,根本挡不住,雨水顺着她的袖口往下流,把浅蓝色的牛仔裤浸得深了一块。
“这是城里来的支教老师,姓林,上个月刚到。”
陈校长介绍道,“林老师,这是三秒,咱村的能人,开装修公司的。”
林老师回过头,脸上还沾着点灰,眼睛亮得像雨后的星星:“您就是李大哥吧?陈校长跟我提起过您。”
她指了指屋顶,语气里带着急,“这雨从早上六点就开始漏,最厉害的时候,黑板上的字都被冲花了。”
三秒走到黑板前,果然看见上面的粉笔字晕成了一团团白影,像是被眼泪泡过。
他又走到漏水最严重的地方,抬头看了看屋顶,椽子已经被雨水泡得黑,有几根甚至往下弯着,像是随时会断。
“这房太老了。”
三秒皱着眉,“得赶紧上房修瓦,不然椽子烂透了,整栋楼都得塌。”
“我找了几个村民,都说雨天上房危险,不肯来。”
陈校长叹了口气,“现在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出去打工了,剩下的都是老人小孩,想找个能上房的劳力都难。”
三秒正想说什么,忽然听见一个小男孩的哭声。
他循声望去,一个虎头虎脑的孩子正举着算术本哭,本子上的算式被雨水泡成了一团墨,“我的作业……明天要交的……”
林老师走过去,蹲下身帮他擦眼泪:“别哭,老师再给你一本,咱们重新写。”
三秒看着那本湿透的算术本,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扎了一下。
他想起自己小时候,教室也漏雨,陈校长就把自己家的塑料布拿来铺在课桌上,还笑着说:“漏雨怕啥?咱们在雨里上课,记得更牢。”
那时候他觉得挺好玩,现在才明白,那是老师的无奈。
“陈校长,您去村头的小卖部买两捆塑料布,再弄点钉子。”
三秒脱下外套,露出里面的t恤,“我去喊人,今天说啥也得把漏雨的地方堵上。”
二、屋顶上的人
三秒先去了村西头的老王家。
老王以前是瓦匠,虽然现在六十多了,但手脚还利索。
他敲开老王的门,老王正坐在炕头抽烟,见他浑身湿漉漉的,赶紧往屋里让。
“王叔,村小教室漏雨,您能去帮忙修修不?”
三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