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大网络全力开动!
早已待命的漕船满载江南粮米,在谢家军水师的护卫下,逆流而上,直抵灾区。
粮食并非无偿放,而是以“平价”
出售(钱可秋后偿还),或可直接用工钱抵扣。
这一招,既避免了无偿赈济养懒汉,又迅平抑了飞涨的粮价,更激活了灾区微弱的经济循环。
医疗防疫,人文关怀:“惠民医馆”
的精干医师和经过严格培训的“白衣卫队”
学员,组成医疗队,携带大量廉价高效的药材(多是云舒提供的改良配方),深入各灾民安置点。
他们不仅治病防疫,更负责宣讲卫生知识,放消毒药剂。
这种前所未有的“送医上门”
,让灾民感受到了切实的关怀,极大安抚了恐慌情绪。
铁腕治乱,震慑豪强:云舒密令各地“蜂巢”
暗线,严密监控地方豪强、粮商的动向。
凡有囤积居奇、哄抬物价者,证据确凿后,不由地方官府,直接由统筹司派出的特别行动队(由“白衣卫队”
和少量精锐士兵组成)上门“拜访”
,强制其按官价售粮,敢有反抗,家产抄没,主事者下狱!
几颗血淋淋的人头落地后,所有蠢蠢欲动的魑魅魍魉瞬间噤声。
数日后,灾区。
曾经一片死寂的河堤上,号子声震天响!
成千上万的灾民,在工部匠师的指导下,奋力挖掘淤泥,搬运石料。
虽然辛苦,但每个人脸上不再是麻木和绝望,而是有了光亮。
傍晚下工,捧着热腾腾的粥和实实在在的工钱,许多人眼眶湿润。
“朝廷…这次是来真的!”
“郡主娘娘菩萨心肠啊!”
“好好干!
等水退了,咱用这工钱回去盖新房!”
医疗点的帐篷外排起了长队,医师们忙碌却有序。
一个烧的孩童得到及时救治,其父母跪地磕头,感激涕零。
曾经剑拔弩张的官民对峙场面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共克时艰的奇异凝聚力。
方案落地?是国家级灾难响应系统全功率运行!
灾民满意度调查(民心)直接爆表!
萧绝同学,你的kpi(旧办法)现在显示为:已失效!
捷报如同春风,迅传回京城,传遍天下。
朝堂之上,再无人敢质疑云舒的方略。
那些曾经反对的老臣,此刻也只能讪讪地称赞“郡主深谋远虑”
。
云舒的声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
民间甚至开始流传“女菩萨”
、“活神仙”
的称呼。
萧绝坐在摄政王的宝座上,听着满朝的称颂,心中如同打翻了五味瓶。
挫败、嫉妒、恐惧…还有一丝连他自己都不愿承认的…佩服。
他不得不承认,云舒的手段,确实通天。
但他心中的危机感也愈强烈——此女不除,他萧绝永无出头之日!
他暗中联络宗室和保守派的动作,变得更加频繁和隐秘。
谢景行则一如既往地沉默,但他麾下的军队,成为了云舒新政最坚实的后盾。
他看向云舒的目光中,除了最初的合作与利用,似乎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欣赏与复杂。
一个月后,黄河决口成功合龙,疫情得到控制,灾民初步安置,社会秩序基本恢复。
一场足以颠覆王朝的天灾,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被硬生生扭转了局面!
云舒站在重新修复的黄河大堤上,望着脚下奔腾却已驯服的河水,衣袂飘飘。
她脸上并无太多喜色,只有一种历经大战后的疲惫与…更深沉的思虑。
狂澜已挽,民心已聚。
但经此一役,她与萧绝之间的矛盾已彻底公开化、尖锐化。
旧的平衡已被打破。
接下来的路,是继续维持这脆弱的摄政同盟,还是…
她抬起头,望向京城方向,目光锐利如刀。
“郡主,百姓皆称您为活菩萨呢。”
林嬷嬷在一旁欣慰地道。
云舒淡淡一笑,那笑意未达眼底:“菩萨?”
“菩萨太过慈悲。”
“这世间…”
“有时更需要…阎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