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都皇城,宝华宫。
林青芝正陪着许贵妃下棋,忽的听到宫人说德妃来了。
许贵妃抬眼,“有没有说为了何事?”
“德妃娘娘只说来给您请安,还带了礼。”
许贵妃有些诧异,“平日里,倒也没见她这般勤快。”
自旭儿去后,她也没了往日的心气,多年以前就不让宫妃们请安了。
她与德妃平日里也无交集,对方突然上门还带着东西
林青芝起身,“姨母,青芝去更衣。”
许贵妃颔,“今日下了半天的棋,你也累了,自去歇着。”
林青芝出了门,迎面就撞见德妃行来。
她立刻行礼,对方却是将她一把扶住,“林姑娘莫要多礼。”
且看了她两眼后,才笑着松开手走了。
林青芝站在原地,心中隐隐生出预感。
德妃,似乎是冲着她来的?
林青芝回到所住的偏殿,有些坐立不安。
下意识拿出一个钱袋子,在手心里摩挲。
一个时辰后,许贵妃让人请她去用膳。
许贵妃放下筷子,屏退左右,“德妃今天是为你而来。”
林青芝心中一个“咯噔”
。
抬眸,却见许贵妃含笑望着她,“是好事,她有意与你保媒。”
林青芝错愕,“德妃为何要替我保媒?”
不论是许国公府,亦或是许贵妃本人,与德妃都无甚交集,突然保媒,事出反常。
许贵妃勾唇轻笑,“想来,有求于我。”
林青芝立刻道,“姨母在宫中一惯明哲保身,切莫因我掺和其中。”
许贵妃赞许的望着林青芝。
这孩子不过十二,在小县城长大,却比娘家那几个孩子聪慧的多。
凭一句话就能想到更远处。
令她更欢喜了些。
“姨母与你提,是因为她说的少年郎的确很好,与你堪配,说不定啊,你从前还见过呢。”
林青芝的脑海里,下意识就浮现一张脸,不由惊讶问道,“是谁?”
“兴越府楚知府的儿子,楚博源。”
林青芝眼里的光彩瞬间暗了下去,摇摇头道,“青芝不认识此人,未曾见过。”
她自幼丧母,就算阿爹当年赴知府的约,也不曾带上她同往。
同在兴越府,她对楚知府一家一无所知。
只听过那位楚公子素有才名。
“未曾听过也不要紧,本宫已经命人去打听了,若是这楚博源当真如德妃所言,是个德才兼备少年才子,本宫自当为你盘算。”
林青芝垂眸。
听这意思,姨母对这次的人选很满意?
可她,并不喜欢盲婚哑嫁。
“姨母,青芝还小,只想常伴姨母与外祖父左右,一辈子不嫁人。”
许贵妃笑着嗔她一眼,“你这孩子,胡说什么?小姑娘家家的,如何能一辈子不嫁人?眼下你是还小,所以不着急,等再过几年,再相看人家,好的那些早被挑走了。”
林青芝垂着小脑袋,不开口。
许贵妃无奈摇头。
她这外甥女,看似温柔顺从,实际骨子里还是随她娘,有些执拗。
伸手拍了拍林青芝的手,“你放心,本宫自也是要亲自见过那人才会给你定下,如今不过是口头一说,不换庚帖,这事最终就不作数。”
唯一有区别的便是,那楚家既然敢提到她跟前,便做好了等她回话的准备,她若不给准话,楚家就不敢随便同其他人定亲。
算是她身为贵妃的特权。
含笑望着小侄女,“乖,国公府下一代就剩你表姐和你,姨母只盼着你们一辈子顺心顺意,若那楚家郎不好,那就再换一个。”
什么富贵荣华,于她不过是一场幻影,她自己,包括娘家许国公府都没了指望。
只盼着用仅剩的恩荣与权柄,换侄女与外甥女一辈子安安稳稳,顺风顺水。
林青芝默默点头,“我都听姨母的。”
这个世上,能无条件对她好的家人不多了。
她不能不识好歹。
此刻并未尘埃落定,那就顺着姨母心意,否则又要去吃斋念佛,对什么事都提不起劲。
“你最乖,来来来,你看看这几支花簪可喜欢?姨母啊最喜欢装扮小姑娘了,奈何你表姐,天天就知道舞棍耍枪的,半点也不肯随我摆弄。”
林青芝想到一说来宫里就愁眉苦脸的表姐,不由笑出了声。
“前阵子,我一友人赠了我一柄宝剑,说是可以送给习武之人当礼物,我本想在外祖父生辰时候送与他,不想被表姐现,直接用一匣子的饰换走了,连着几日都不曾寻我说话,想来如今正练剑呢。”
许贵妃:“阿玉这孩子所幸她定亲定的早,不然谁家愿意娶?”
当真令人愁。
“姨母,表姐性子纯善,又会武,很厉害,我看未来表姐夫每每上门都对她挪不开眼,想来以后两人定能琴瑟和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