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曾是江南丝商的聚集地,清末民初时,五溪的蚕丝远销海外,被称为丝都。”
“南长街就是当年丝商们洽谈生意、交流技艺的地方。”
“现在老宅改成了小型展馆,透过玻璃能看到当年的蚕茧筐、缫丝工具......”
“不过,现在五溪的纺织业也是举步维艰,日子很不好过。”
吴老提到丝商这个话题的时候,难免会想到如今的五溪纺织业,神情之间就有一些忧虑的模样儿。
对于他来说,研究经济大模型之下的各行各业现状,进而为下一步的政策提供合理建议,也是分内之事。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一个行业想要持续发展下去,就不可能一成不变,五溪的纺织业虽然现状面临着一些问题,但是只要想想办法,动动脑筋,未尝就没有再创辉煌的机会。”
“海外市场发展不好,国内市场还是可以做的嘛,老百姓也需要消费升级,如果做好的话,解决生存问题并不困难,想要更好的发展,就需要多下功夫了。”
叶开对于五溪纺织业的困境,倒是并不觉得就无药可救。
事实上,开拓海外市场和拓展内需同样重要,而拓展内需相对来说更加重要一些,是很多行业的基本盘。
毕竟海外市场受到国际政策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未必就能一帆风顺地发展下去,正如同尚德集团一样,完全依赖于海外市场的生意,一旦出现大的变局,立刻就会遭遇灭顶之灾。
“扩大内需?”
“情况已经严重到如此地步了吗?”
吴老听叶开这么一说,却是皱起了眉头,觉得他的判断有一些过于悲观。
如今的经济发展,虽然受到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外向型经济都有一些萎靡,但是总体来说还是向好发展的,尤其是出口额每年都创新高,很多行业的海外发展都如火如荼。
当然了,像纺织业这种劳动密集型产业,确实遭遇了霜冻现象,国内的一些纺织业企业举步维艰,甚至也不乏经营不下去的情况。
“我们应该可以看到,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内民众的生活条件得到益改善提高之后,薪酬待遇都在提升,这也给很多企业带来了比较大的压力。”
“从周边一些国家的情况来看,用工成本可能连我们的三分之一都不到,所以现在很多企业都在考虑把生产设备转移出去,以获得更加低廉的生产成本。”
“这才是国内纺织业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出现困局的最重要原因。”
“对于大家来说,纺织业的投入大,成本高,利润却比较微薄,没有什么技术优势和品牌效应加持的前提下,想要获得比较好的盈利,简直是难如登天一般。”
“再加上五溪这边儿的很多纺织企业,以前都是给国外一些知名品牌做代工的,并没有发展出自己的品牌优势,此时人家把代工合同向周边国家转移,我们这边儿的损失确实非常大。”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从发掘内需方面动脑筋,无法培育出国民喜爱的产品,市场早晚要被更为低廉的国外品牌所垄断。”
叶开随便讲了几句,就戛然而止。
毕竟他对于纺织业的兴趣不大,也没有做过深入的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