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恩师上任布政司,各州县或县丞丶或主簿丶或通判署理,主持民政,山西很快恢复了往日的秩序。
或者说,新的秩序在山西悄无声息地建立。
史可法看过相关卷宗,一时不明白这其中奥妙。现在一路押粮北上,沿途所见所闻,慢慢理解了。
真是行万里路远胜读万卷书。
老师用心良苦。
七月二十六日,大同一带已经夏去秋来,日渐凉爽。
史可法押着运粮队来到十里河南边的夏米庄,这里是定襄都司粮台。
向北二十里,过十里河就是大同城。
史可法跟粮台官员办完交接,拿到了文书,跟运粮队其他官员,以及押粮队队长打了招呼,骑着马,带着两个随从北上,去看看大同城。
十里河是一条不大的河,宽不过十丈,水深不到马肚。策马涉水而过,再走两三里路,来到一处高地,看到雄伟的大同城。
大同城修建在十里河和御河之间,它俩在城南三十里的地方会合,再南流四十里,汇入桑乾河。
这两河为大同城带来了水源,也汇成了它的护城河。
史可法举目眺望,雄伟的大同城在四处腾起的烟雾中摇摇欲坠,支离破碎,满目苍凉C
它的护城河乾枯成沟,离城墙百丈的地方,垒了一道高高的土堤,两边用木板夹住加固,只比城墙低一点,宛如一条铁链围住了大同城。
每隔二三十丈,就有一个方台,上面安置有火炮,一队官兵在上面忙碌。
时不时有火光闪动,巨大的炮击声撕破空气悠悠地传来,炮弹飞过挖满横七竖八壕沟的空地,直飞向大同城。
有的直接砸在城墙上,把原本被砸得坑坑洼洼丶摇摇欲坠的城墙砸得尘土飞溅,似乎离坍塌只差一步之遥。
有的飞过城墙,落在城里某一处,腾起一团火焰和黑烟,让原本一片狼藉的大同城里,又添一处伤痕。
土堤后面,又是壕沟,但整齐有序,无数的官兵在壕沟上穿行。也有马车沿着大路,搭着木板桥,从壕沟上方驶过,向土堤运送弹药。
离土堤两里多远的地方,又是一道土墙,两边木板夹住,土墙后面被用木栅栏分隔成一区又一区。
里面满是帐篷和临时搭建的棚屋。
跟着老师左光斗治过延绥边军的史可法知道,这些分区,有的是官兵住宿生活区,有的是操练集训区,有的是物资粮草区,还有中军。
那里高高竖起三根木杆,中间一根飘着一面「明」字大旗,左边是一面竖旗,上书「定襄都司」,右边是一面「洪」字旗。
三万最精锐的开平都司和御营军丶新军步军,动员十馀万民夫,耗费无数,摆出这麽大一个阵势,把大同城足足围了三个多月。
城里有什麽?
不得人心的代藩丶前大同巡抚和大同知府,还有两万左右稀烂的大同丶山西两镇边军,以及四五万军属家眷丶商贾行旅和普通百姓。
围了三个多月,官兵死伤不到五百,还有四百馀人是病倒的。
官兵从未攻过城,只是日夜用火炮轰击,以及用新式火枪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