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丶文化丶社会,网要布密,不仅要能知道他们的一举一动,还要有行动能力。
造谣煽动,制造混乱,策反招降..:」
张艮连忙应道:「臣遵旨!」
「范家为首的那几家晋商,出关前往科尔沁部的那三支车马驼队,你们有协助王世德盯着?」
「是的皇上,镇抚司蒙古局的人在协助都尉司的人盯着。」
「都尉司主要职责是盯住边军,纠察他们有没有违抗军令丶违反军纪...通敌卖国的事,是你们的职责。
这次事出有因,所以由他们牵头,你们协助。后面这方面的职责,还是你们主要负责。
都尉司丶保安司获得情报,移交给你们,联合办案,各司其职。」
「臣遵旨。」
「那三支商队,收拾了吗?」
张良看了一眼郭明振。
他上前半步应道:「回禀皇上,那三支商队刚过大沙窝,锦衣卫蒙古局主事商北生就连同察哈尔前丶中丶左丶右四都护的兵马,假扮马贼,把他们全部劫了。
那里地处漠南和漠北交界处,也是内喀尔喀五部和外喀尔喀三部丶以及察哈尔部牧场交接处,情况十分复杂,在那里作案的马贼多如牛毛。
我们还特意留了几个活口,回去给姓范的报信。
他们一路上快马加鞭,日夜兼程。按照行程,这会应该入关了,在去介休的路上。
「晋商,晋党。」
朱由校念了一句。
郭明振和张良对视一眼,都听懂了朱由校的话。
这时,曹化淳匆匆走过来。
「皇上,司礼监收到四封急奏,事关重大,奴婢不敢懈怠,呈禀御览。」
说着,双手把四封奏章高高举起。
朱由校右手一抄,接过四封奏章,看到封面上的标题,脸色不由一变。
四封奏章看完后,朱由校仰着头,双手捏着奏章,背在身后,站在湖边,面对湖面。
腰后的四封奏章,在他的手里一颠一颠。
「有意思。
有人嫌朕的一桌菜不够丰盛,又硬生生给朕加了四道硬菜!
你们知道这四封奏章是谁上的吗?」
郭明振和张艮连忙恭声应道:「臣不知。」
「曹大伴,告诉他俩。」
「遵旨。郭都使,张指挥使,皇上手里拿着的四封奏章,是唐藩丶福藩丶周藩和路藩,与藩府长史联名上疏,请宽仁悯恤,崇儒弘文,肃正纲纪,广施仁政。」
曹化淳的话让郭明振和张良大吃一惊。
这四位都是分封在河南的宗室藩王,一起与王府长史联名上疏,上疏的标题还如此意味深长.:
偏偏又发生在数兴大案,江南士绅为之一空,皇上又把目光投向晋党晋商的微妙之际。
大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