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由此很清楚清丈田地和人口的艰难。
在没有拿到真正权柄,扶植出可抗衡的新势力之前,他不会贸然去跟整个地主阶级翻脸开战。
他自己就是大明最大的地主。
有背叛自己阶级的少数人,比如自己和新明会的许多近臣。
但是没有背叛阶级的阶级.::
毕自严还在继续念。
「...徵得田赋,计有半麦四百三十万八十二石六斗九升八合八勺八抄。米二千一百四十九万三千五百六十三石一斗一升一合二勺九抄八撮。
...其它计牛租谷二百一石一斗八升五合三勺,马草二千四百七十五万七千九百三十九束四斤十三两六钱五分。
折色计有丝绵折绢二十万六千二百八十二正三丈一尺三寸四分,丝绵一万一千一百九十七斤四两三分,绵布一十二万九千五百二十一正一丈七尺五寸四分..:」
听着这些别扭的计量单位,朱由校心里嘀咕。
必须统一哈!
这都什麽玩意,谁听得明白啊!
自己拟定的重量(质量)丶长度丶体积等标准单位,必须在全大明推广.:,还有毕老夫子的记帐,真是太精确了,活脱脱一个强迫症,难怪财政厅的人每天上班就跟上坟一般,统计帐簿就跟写检讨书一样。
「牛马租丶皇庄料子银等杂税收得租税钞八万一千一百三十两二贯三百二十三文九分五厘朱砂一十六斤八两,水银一百二十九斤,牧地子粒二万八千六百四两四钱七分七厘七毫五丝,屯折银二万四千八百二十二两八钱八分七厘六毫..:」
说到这里,毕自严抬起头,声调也变高了。
敲黑板,重点要来了,大家记住了,待会皇上提起,你们记不住可不要怪老夫!
「课盐税一千八百九十万五千五百五十六圆三角六分三厘六毫...其中天津盐业公司纳盐税四百一十六万四千一百七十九圆五角四分两厘一毫,淮东盐业公司纳盐税一千三百五十九万七千四百九十二圆五角三分七厘四毫..:」
下面的众人听得哗然一片,就像稻田里的蛙声被猛地惊起,但是被朱由校的目光一扫,呱噪声迅速又消失。
毕自严接下来的声调变得淡然和不屑,声音变得有点飘忽。
「其馀各盐司纳盐税...合计银子七十九万二千四百八十两..:」
天下盐政,两淮第一,最为丰利。
河东第二,长芦第三。
现在两淮被整饰为淮东盐业,长芦被整饰为淮东,半年间就纳盐税一千七百六十万银圆,折合一千一百七十九万两银子。
孙承宗等熟悉大明国情的能臣默默地对视一眼。
此前这些盐政司纳盐税多少?
从天启元年开始,在一百万两银子左右,雷打不动,每年在三四万两银子范围里上下起伏,就跟商量好的一样。
家人们,我们就给朝廷缴纳那麽多银子,不要多了,多了皇上就会大兴土木,挥霍无度,我们还是藏富于民吧。
大家把各自分摊的税银算好了,千万不要搞混了,缴多了大家面上都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