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过陕西布政司丶按察司丶巡按御史衙门,督粮道丶督学道丶督册道,没听说这个衙门啊。
新设的?」
「去年十月份设的。监察御史是杨涟杨大洪,天下闻名的大名士,东林六君子之首?」
「哈怂的六君子,没听说。」
旁边一位路人凑过来说,「杨涟,姓杨的官员?
最近西安城确实新来了一位大名士官员,就姓杨,三天两头开文会,隔三差五出文集...」
韩栋连忙说:「对,就是这位杨涟大洪先生。」
「你说他是什麽官?」
「陕西提刑按察使司金事丶分巡州县吏治监察御史。」
「个瓜皮的!我们还以为他是来主持乡试的翰林学士,原来是管吏治的监察御史,额滴神啊!
管吏治的御史,正事不做,天天去开文会,都成怂咧,真是人尼吗!」
「那你们知道杨官老爷的衙门在哪里?」
「在孔庙附近。孔庙旁边有个锦绣街,有个大院子,院子门口树着两根旗杆,还有两座石狮子「谢谢乡党了!」
韩栋连忙直奔孔庙,找到了旁边的锦绣街,一眼就看到两根旗杆。
杆尖是笔锋形状,下面有两个斗。
斗下面飘着一面旗帜,左边绣着一行金字「万历三十五年丁末科进士杨」,左边绣着「廉吏第没错,应该就是这里。
韩栋走到两座石狮子坐镇的衙门大门,敲门。
过了好一会,左侧门才打开,探出一个老者脑袋,双目沾着眼屎,眼神迷糊。
努力睁大眼晴,来回看了好一会,才看清就在眼前的韩栋。
「你找谁?」
「可是杨大洪御史老爷的衙门?」
「是的。」
「我是京师韩府来的,带有一封我家老爷的书信,要亲自交给你家老爷。」
「京师韩府?我家老爷在京师的亲朋旧故里,没有姓韩的?」老者眼晴迷糊,但脑子不迷糊。
「你家老爷该不是故意来攀交情的吧?我家老爷清正廉明,看到没有,大门口旗斗上挂着呢。」老者指了指外面的右边旗斗上那面「廉吏第一」的旗子。
好家夥,全大明也只有杨涟敢这样挂旗子。
「你们攀交情也没用,我家老爷不会徇私舞弊的。」
韩栋左右看了看,又转身看了看周围远近,没有发现可疑人,于是探身侧头,轻声对老者说:「我家老爷正是当前内阁首辅,山西蒲州韩公。」
老者倒吸一口凉气,脸上浮现出明显的慌乱。
哈哈,听到我家老爷的名头,被吓住了吧。
韩栋上前一步,准备昂首挺胸进门去,可是眼前一黑,鼻子巨疼。
胱当一声,老者居然把左侧门关上了。
韩栋捂着鼻子,疼得蹲在地上直不起腰。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