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朱由校转头。
「皇爷,平辽都司东江行司急报,说是跟朝鲜有关系。」
「给朕。」
接过来翻开扫了一眼,朱由校心里有数,递回给刘若愚。
「等朕与宴后再处置。」
「遵旨。」
半个时辰后,朱由校回到西苑紫光阁里,拿起那份东江行司毛文龙送来的急报,连同后面有军机处的题注,又看了一遍。
「可拨粮,但需以工代赈,招募平壤府丶黄海道等地饥民至皮岛丶辽南金州以及江华岛做工。」
「军机处今日谁入值?」
军机处是制置司丶制军院加军机处参预军机嫌的官员轮流入值。
三大局丶三都司禀文,以及所属行司紧急并呈的军报(即十分火急和重要的军情,同时呈报都司丶所在局和制置司),由军机处入值官过目,觉得紧急重要的立即送内书房,可加题注。
事关重大,不敢擅自做主的,也可不加题注,直接呈进去,由朱由校乾纲独断。
军机处接到内书房递出来的御批,立即拟写制置司廷寄相关有司的上谕或制文,八百里或六百里加急递出。
刘若愚答:「回皇上的话,今日军机处入值的是军机处参预军机丶制军院陆军部都督萧如薰,
军机处参预军机丶制军院录事总局录事总参军黄尊素,军机处参预军机丶制置司经济厅都事杨嗣昌三位先生。」
「嗯,看来是真长先生题注的。」
朱由校手里抖着这份急报,「天与弗取,反受其咎。万历二十八年,朝鲜之役后,大明还是太好面子了。
就按军机处的题注御批,加一句,同时招募朝鲜青壮,在辽南和东江行司编练。早日成军。」
「遵旨。」
刘若愚弯腰提起朱笔,在军报上黄尊素题注后面,按照朱由校的意思加了一句,以「即刻遵行无误」结尾。
吹乾墨迹,呈到朱由校跟前。
朱由校看完后,提起笔,写下有他独特笔迹的字,「天启御笔。」
算是御笔签字。
刘若愚吹乾墨迹,合上军报,自去找曹化淳用司礼监印,再找当值尚宝太监的刘良相,加盖世宗皇帝制刻的「垂训之宝」印。
朱由校明诏规定,制置司颁布和廷寄的上谕和制文,重大军事加盖「讨罪安民之宝」,重大政事加盖「敕正万民之宝」,文武官职任命加盖「命德之宝」,日常军国事则加盖「垂训之宝」
其馀诏书丶制文丶策命依旧例加盖印章。
朱由校的二十四宝印章,掌握在尚宝太监手里。而这个职位是临时职位,由曹化淳丶刘良相丶
杜敬三人轮流出任,一人掌十天。
很快,这份有朱由校御笔签字,加盖了司礼监印章以及「垂训之宝」印章的御批急报,就是一份符合法度的上谕底稿。
制置司按照御批拟定两份一模一样的廷寄或制文,再加盖「垂训之宝」印章和「制置军国大略印」的印章,以及「骑缝印章」,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