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更重要的是滦州煤铁局的重要性。
朕在山海卫城时,东江行司制置使毛文龙再三向朕进谏,叫提醒东虏在关宁锦面前无计可施时,可能会勾连喀尔喀丶喀喇沁蒙古人,绕到滦河,从喜峰口一带破墙寇边。」
听到这里,孙元化丶熊明遇和方孔三人脸色凝重。
「皇上,东虏真要是从喜峰口破关,那危害不可小视啊。」
「皇上,东虏一旦在喜峰口破关,他们西可威胁京师,南可抄掠滦州,东可破关宁后路,都是我们的要害处。」
「皇上,东虏多是骑兵,游走迅疾。京东一带又广空旷,有足够的回旋和包抄馀地。我们就算聚集十万兵马,防得东,防不了西。总会被东虏窥得空隙。」
朱由校郑重地点点头,「三位说得非常有道理。朕与孙师傅商议过,拟定新的战略。
喜峰口为什麽容易突破?因为那里是宽河与滦河丶柳河汇集,然后流入滦州的山口。
滦河在险要的燕山山峦中间,开出一道足够宽的口子,便于大队人马涌入。
主动防御不是办法,朕在平辽局下组建了辽西行司,准备在宽河所丶会州卫(插汉河套)旧址,修建宽河丶会州两城。
既为喜峰口屏障,又可以扼制喀喇沁蒙古部落。」
朱由校转头看了一眼,护卫把其他随从人员拦出一段距离,自己身边只有孙元化三人,便继续开口。
「喀喇沁蒙古大大小小部落有三十六家,大明必须掌握一部分,要是全被东虏拉拢了去,我们永无宁日。」
「皇上圣明。」
朱由校摆了摆手,继续说:「这些应对之策可能有疏忽之处。万一到了危急时刻,东虏破墙寇边,滦州要有自保能力,至少不能让东虏抢走这里的钢铁枪炮。」
孙元化三人对视一眼,恭声答道:「皇上,臣等明白圣意,定会竭尽全力,把滦州厂矿打造成堡垒。」
朱由校笑了笑,「三位爱卿办事,朕是放心的。
平辽局对辽东冬季攻势的通报,三位收到了吗?」
「回皇上的话,收到了。皇上圣明!」
「大获全胜,斩获无数,真是鼓舞人心。」
「东虏嚣焰顿消,天佑大明!」
朱由校感受到三人喜悦之情。
万历四十七年萨尔浒之战,大明在辽东收获的是接二连三的败仗。现在终于有了一份大胜的捷报,如何不让人激动万分。
朱由校双手微微往下压了压,「此捷报,目前只是制置司内部通报。正式诏书要等朕回京后发布,三位心里有数即可。」
「遵旨。」
「平辽局势逆转,天平开始向我们倾斜。只要我们继续卧薪尝胆,精诚团结,优势会一点点扳回来。
我们扬鞭东征,克复辽土,一雪奇耻的日子肯定不远。」
「臣等愿弹精竭力,为平辽大业鞠躬尽!」
「好了,我们继续巡视参观。」
下一站没有去高炉车间,而是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