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官在天津丶登莱招募民间海船,谈好价钱,每一石从天津运到秦皇岛,多少运费。
但是最初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出海有风险,船覆货损,怎麽办?
都是军械军粮,损失了是要吃军法的。
民间海船怕背上官司,不肯接。最后还是制置司经济厅和财政厅,拉御用监入股,成立了海运保险社.::」
熊廷弼胃叹一声,目光在追忆着什麽,停了十几息,继续说。
「有海运保险社担保,民间海船盘算过,就算多付一笔保险费,还是能赚到不少钱,还免了后顾之忧,于是纷纷报名参标。
到目前为止,共有五十一大小艘海船参与从天津运输平辽都司的粮饷,确保了粮食丶军械的转运。
都司粮台核算过,转运费用比户部往年的转运费用低五分之四..:」
大家都没有出声。
众人都知道户部各有司转运粮是出了名的黑,转运费用更是黑幕重重,一捏水分比东海的水还要多。
只是没有想到,里面的黑有点超出大家预料。
「在下刚接到制置司财政厅和经济厅行文,说御用监把诸家皇店和官店,交予制置司经济厅经营。
经济厅成立了民生商事局,分百货店丶供销社和副食店。
前些日子,皇上用民生商事局的通用商票,补发了京官们四个月的俸禄折色,想必大家听京中好友们提起过。
现在民生供销社派人到山海关丶广宁和宁远,把那里的四家皇店和官店,改为供销社。此后直接从江南采办粮食棉布等货物,转运至秦皇岛,再分至各供销社。
官兵们可凭国计银行的银币,优惠购买各类货品。
预计民生供销社,此后要承担平辽都司一部分粮转运..
在下也深受启发,决定以平辽都司粮台名义,开办官兵服务商社,
在下已经派得力干吏,远赴江南,在那里采办货品,招募海船,等到春夏东南风起,扬帆北上,直接把粮食棉布等物资运到秦皇岛,不必再过漕运这一关,不仅物价低廉,转运费用也能大幅降低。
在下叫人验算过,至少能省一半的费用..」
孙承宗喜形于色,「好!此前国朝的粮饷不是不足,而是一大半被浪费丶被贪墨。
飞百接手平辽都司粮饷军,另辟蹊径,惹不起,我躲得起,户部陋规的那一套,我们不用!
粮饷不从你们手上过,你们怎麽雁过拔毛,怎麽漂没耗羡?」
熊廷弼荣辱不惊,「这是臣得了皇上点拨,豁然开窍。」
确实是。
皇上设制置司,独揽大权,撇开兵部户部,现在都开了三家分店,西南局丶西北局丶平辽局。
皇上这是有钱就任性啊!
等熊廷弼说完,袁崇焕左右看了看,接着开口。
「觉华岛数万百姓,悉数被接到天津和登莱,被安置在直隶南部和山东等地的农场里。
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