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钟,见大家没有出声,朱由校也不急,继续说:「京官俸禄都没发,想必你们的俸禄也没发。
怎麽,朕看你们是一点都不着急,难道你们不靠这点俸禄养家糊口?」
真不靠这点俸禄养家糊口,要不然早就饿死了。
可这话怎麽好当众在皇上面前说呢!
不靠俸禄,那你们怎麽养家糊口的?
一扯起来,犊鼻褌都要被扯出来,还是不说为妙。
但是继续装聋作哑,任由皇上就着大家如何养家糊口的话题深入下去,恐怕今天大家很难看。
接到崔景荣的眼色,礼部左侍郎梁宥开口:「皇上,事关钱粮国计,臣等不熟悉,不好妄加议论。」
朱由校呵呵一笑:「一人计短,多人计长。想到什麽就说什麽,说不定被你说出个好点子来。」
梁宥谨慎地答道:「皇上,臣觉得户部缺钱,就想法子弄钱。可以加征田赋,比如援辽饷例,每亩田加征一分课税。」
朱由校装模作样问李起元,「李尚书,你觉得如何?」
李起元摇头:「皇上,动辄加征课税,无疑是饮鸩止渴。」
陈学礼在一旁附和道:「皇上,就算明天开徵这加饷,第一笔税银入库,至少也得三个月后。远水难解近渴。」
朱由校指了指众人,「那就再想办法。」
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王清斯开口说:「皇上,臣听说太仆寺还有一笔银子,可以挪来用一用。」
太仆寺是养马和买马的衙门,原本在辽东丶山东丶京畿有马场,专门饲养军马。但这些马场早就被当地缙绅世家侵占,各地马户年年凑不齐应有的军马,苦不堪言。
张居正改革马政,改养为征,各地马户每年缴一笔银子,用于购买军马,这笔银子就存在太仆寺。
朱由校转头问李起元和陈学礼:「李尚书,陈侍郎,太仆寺是不是还有一笔银子?」
陈学礼答话:「回皇上的话,太仆寺今年收的买马银子七万两,早就调拨给山海关,用于军资。」
「太仆寺的钱袋也空了?」
「皇上,是的,太仆寺也空了。」
朱由校转头对众人说:「你们再想想,哪里还有银子?我们总得想法给户部凑一些,应对眼下的难关!」
大家算是听明白了,皇上搁这里跟我们装呢!
哪里有银子?
现在大明上下银子最多的就是内帑!
你还到处问,哪里还有银子!
跟你爷爷一样吝啬啊!
崔景荣心里有点急,火拱到这个地步,就差一点点能引到内库上。
可是怎麽把火引过去?
皇上这个态度,摆明就是对大家说,我不想出这笔银子!
谁要是这个时候跳出来说,皇上,内帑不是刚入帐两百万银子,请拿出来救救急吧。
那他就等着承受皇帝的怒火吧。
&n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