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隔绝情况。
当金镑通过海贸流入殖民地市场之后,其并不会成为一般等价物来调节殖民地的货币紧缺问题,而是只会作为一种商品出现。
这个特殊的商品具有一般等价物的性质,但却不能作为一般等价物正常流通。
因为殖民地的银行不认,因此也就没法作为大宗商品交易的中间物去流通,自然也就没法起到货币的调节作用。
殖民地的人要想用到金镑就只有在跨境贸易当中,但在这里又会遇到另一个情况。
那就是旧大陆的银行现在又反过来不认卢比了,出了港口的期货交易所,卢比这个货币在旧大陆根本就用不出去。
因此基于这样的客观现实,帝国的金镑和卢比虽然是以一比一的规模去行的,但是在市场上两者却处于两种完全不同的状态。
长期的通货紧缩逼迫着各大殖民地对货币有着更高的需求。
卢比的数量没法直接增加,和卢比有着相同购买力的金镑就成了更好平替,这就是无形的大手所作出的最优解。
但官方设定的规则又让他们购买过来的金镑没法直接流入市场,以此来缓解通货紧缩的情况。
金镑流出旧大陆到达殖民地之后就完全丧失了一般等价物的作用,只能作为商品被进口。
于是乎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就出现了!
帝国的各大殖民地都会在市场的调节下不停地进口帝国的金镑来缓解他们的通货紧缩的情况、
这些金镑在他们刚买来的时候既是一般等价物又是商品,但一到岸就自动失去了一般等价物的作用。
因此整个交易过程就可以看成殖民地在不停进口一种带着货币属性的商品。
通货紧缩本来就是市场上流通商品要远大于流通货币导致的,殖民地进口金镑的行为本质上是想要要扩大货币存量,然后顺带消耗商品数量。
因此他们才会以更高的溢价去进口金镑。
但现在的问题是,帝国的殖民地实际上是拿着大量的商品去进口了另一种商品,货币存量没有增加,通缩问题的根本就没有得到本质上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