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赵宇通完电话后,陈三七的心情明朗了许多。新的方向和可能性让他重新燃起了希望,但更重要的是,他决定在再次启程前,好好陪伴家人一段时间。
修炼遇到了瓶颈,前路未知,但家的温暖却始终如一。这种温暖不像修炼带来的力量那样显而易见,却更加深沉和持久。
接下来的几天,陈三七刻意减少了工作和修炼的时间,把重心放在了家庭上。
早晨,他不再匆匆忙忙地出门,而是陪着妻子准备早餐,听她絮叨着生活中的琐事;白天,有时间他会帮着妻子一起整理房间,打扫卫生;傍晚,他带着孩子们在小区里玩耍,看着他们在夕阳下奔跑嬉戏。
这种平淡而充实的生活,让他感受到了久违的宁静。
周三是小儿子陈知行的四岁生日。唐小平早早地就开始准备,虽然不像往年那样大手大脚,却格外用心。她亲手做了儿子最爱吃的草莓蛋糕,装饰了彩带和气球,还和陈三七一起把家里打扫得一尘不染。
生日当天,陈三七特意提早回家,手里提着给儿子的礼物——一套精致的工程车玩具。知行看到礼物时,眼睛亮得像星星,抱着父亲的腿不肯松开。
“爸爸最好啦!”小家伙奶声奶气地说,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晚餐时,全家围坐在一起。烛光下,唐小平端出精心准备的菜肴:知行最爱的红烧肉、子衿喜欢的清蒸鱼、陈三七喜欢的鸡汤...
“来,为我们的小寿星干杯!”陈三七举起果汁,全家人都笑着举杯。
餐桌上充满了欢声笑语。子衿绘声绘色地讲述着学校的趣事,知行笨拙地用勺子吃着蛋糕,弄得满脸都是奶油,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看着这温馨的一幕,陈三七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就是他奋斗的意义,这就是他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持下去的理由。
吹蜡烛许愿时,知行闭着眼睛,小脸严肃地喃喃自语。吹灭蜡烛后,唐小平好奇地问:“宝贝许了什么愿呀?”
知行抬起头,看着父亲,认真地说:“我想成为像爸爸一样的人!”
这句话如同一道暖流,瞬间击中了陈三七的心。他蹲下身,抱住儿子小小的身体,眼眶微微发热。
“为什么想成为像爸爸一样的人呢?”他轻声问。
知行歪着头想了想:“因为爸爸很厉害!会修东西,会讲故事,还会把我举高高!”
童稚的话语让大家都笑了起来,但陈三七却从中感受到了沉甸甸的分量。在孩子纯真的眼中,父亲就是英雄,就是榜样。这种无条件的崇拜和信任,比任何赞誉都更加珍贵。
晚上,哄睡孩子后,陈三七和唐小平并肩坐在阳台上。夜风微凉,星空璀璨,城市的灯火在远处闪烁。
“知行今天的话,让我很感慨。”陈三七轻声说,“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不配做他们的榜样。”
唐小平靠在他的肩上,柔声道:“你已经做得很好了。孩子们都以你为荣,我也是。”
她顿了顿,继续说:“记得最困难的那段时间,你每天早出晚归,脸上总是带着疲惫,但从来没有把负面情绪带回家。你知道吗?那段时间子衿在学校作文里写:‘我的爸爸很累,但从不放弃。’”
陈三七惊讶地转头看她:“你看过那篇作文?”
唐小平点点头:“老师私下发给我的。她说子衿的作文很感人,很多老师都看哭了。”她握住丈夫的手,“三七,你知道吗?你不是一个人。我们是一家人,无论遇到什么,我们都会在一起。”
月光下,妻子的眼神温柔而坚定,充满了无条件的信任和支持。这种眼神,比任何语言都更有力量。
陈三七紧紧握住她的手,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是啊,这就是家的意义。它不是逃避现实的避风港,而是给予力量的能量站。在这里,他可以卸下所有伪装和防备,做最真实的自己;在这里,他可以获得无条件的爱和支持,从而有勇气面对外界的一切挑战。
第二天是周末,陈三七决定带全家去郊游。他们选择了一个不远处的生态农场,那里有开阔的草地、清澈的小溪和各种小动物。
阳光明媚,微风和煦。知行兴奋地追着蝴蝶奔跑,子衿则在溪边认真观察着小鱼。唐小平挽着陈三七的手臂,头轻轻靠在他的肩上:“好久没有这么放松了。”
陈三七深吸一口清新的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