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距离是关键。”
陈三七的目光再次投向星图,开始进行复杂的轨道计算和能量建模。
“不能太近,比如水星轨道附近,那里的太阳风能量太强,足以瞬间毁灭一切。
也不能太远,过一定距离,太阳风能量衰减,可能不足以撼动枷锁。”
他需要寻找一个“黄金距离”
——一个既能提供足够轰击能量,又恰好在他身体和神识引导场所能承受的极限边缘的位置。
“这个位置,可能位于金星轨道内侧,但远日点比金星更靠近太阳一些的椭圆轨道上。”
陈三七初步计算出了一个大概的范围,“并且,必须避开太阳活动高峰期,选择相对‘平静’的时期前往,以降低遭遇级耀斑或量离子的风险。”
虽然无法完全消除风险,但通过精密的计算和时机选择,可以将能量过载的风险控制在一个“理论上有可能承受”
的范围内。
当这三个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案雏形在脑海中逐渐清晰起来时,陈三七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虽然每一个方案都充满了不确定性,都建立在现有技术的极限和他个人能力的突破之上,但至少,不再是毫无头绪的绝望。
他站起身,走到观测窗前,望着外面为“广寒宫”
计划忙碌的景象。
他知道,自己接下来要提出的这个计划,将比月球基地更加疯狂,消耗的资源也将是天文数字,并且,成功的概率微乎其微。
但是,这是目前能看到唯一有可能打破僵局的道路。
他回到控制台,开始整理所有的研究数据、模拟结果、技术可行性分析以及风险评估。
他要准备一份极其详尽的报告,向国家最高层阐述这个名为“日冕”
的计划。
报告的最后,他写道:
“……综上所述,‘日冕’计划风险极高,成功率难以估量。
然,当前人类文明所面临之内外交困,已至存亡续绝之关头。
外部有血魂殿之威胁迫近,内部有人族基因枷锁之桎梏。
循常规之法,无异于坐待毙亡。
此计划虽九死一生,却也是于绝境中劈开的一线曙光。
若成,则人族枷锁可解,金丹大道可期,应对未来危机方有根本之依仗;若败,不过是将注定之结局提前,并以我之牺牲,为后来者排除一条错误之路。”
“恳请组织,慎重审议。”
写完最后一个字,陈三七将报告加密送,然后靠在椅背上,闭上了眼睛。
他能听到自己心脏有力的跳动声,也能感受到那份沉甸甸的、将个人命运与文明未来捆绑在一起的巨大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