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基之上,乃聚金丹大道。
将一身磅礴真元与神魂意志高度凝聚,于丹田结成一粒金丹舍利子。
金丹成,则神通自显,御空飞行,呼风唤雨,不过等闲,寿元可达数百载。”
陈抟老祖的意识微微波动,似乎回忆着什么:“金丹之后,尚有元婴、化神、炼虚、合体、大乘……乃至那虚无缥缈的飞升之境。
然,那些境界对如今的你,乃至对此方天地而言,都太过遥远了……吾当年,亦止步于金丹大道,未能窥得元婴之妙,实乃平生憾事……”
陈三七听得心驰神往,却又感到前路如山般沉重。
炼气、筑基、金丹……后面还有如此多的境界!
而在如今这末法时代,连炼气都如此艰难……
“老祖宗,如今灵气稀薄惰性至极,晚辈即便知晓境界,又该如何修行?方才那般机缘,不可能再有了。”
“此正是吾要告知你的关键。”
陈抟的声音变得凝重,“吾留下的‘天地为炉’四字真言,乃是对‘道’的一种诠释和运用。
它并非具体功法,而是一种‘法理’,一种‘境界’。
它耗尽本源之力为你重塑根基,引动此次灵潮,助你踏入练气期,已是极限。
后续之路,需你自行探索。”
“自行探索?”
陈三七心中一紧。
“然也。”
陈抟叹道,“末法之世,旧路已断。
强修古法,无异于刻舟求剑。
吾观你神魂特异,思维之远常人,且似乎……另辟蹊径,试图以格物之理解析大道?此路虽艰,或许正契合当下天地。
那‘天地为炉’,既是炼己之法,亦是一种提示——天地万物,皆可为师,皆可为材。
如何在这死水般的天地中,重新点燃道火,开辟新路,皆在你自身。”
这番话,如同醍醐灌顶,又如同千斤重担!
先祖承认了他的科学修仙思路,却也将所有的责任和未知,完全交到了他的手上!
“吾这缕残念,存续千年,油尽灯枯,即将彻底消散于天地之间……”
陈抟的声音变得越来越微弱,越来越飘忽,“后辈……陈家之道统,人族之前路……或许……皆系于你身……望你好自为之……谨记……道……在……人……为……”
最后几个字,细若游丝,终不可闻。
那存在于符文之中的微弱光点,轻轻闪烁了一下,如同风中残烛的最后一次明灭,随即彻底黯淡、消散,融入了陈三七的识海,成为了他记忆的一部分,再无声息。
穿越千年的对话,至此终结。
陈三七怔怔地“站”
在识海中,感受着那丝跨越了漫长时空的先祖意识彻底离去,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有得知传承来源的激动,有获得指引的感激,有前路艰难的沉重,更有一种莫名的孤独感和责任感油然而生。
天地为炉,自身为引。
道在人为!
先祖最后的话语,在他心中反复回响。
与此同时,外界的灵气灌注渐渐趋于平缓,虽然依旧远平日,但已不再那般狂暴。
他的身体初步适应了这种强度的能量冲刷,剧痛渐消,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充盈与强大感。
丹田之内,真元如溪流般潺潺流动,虽未满溢,却已初具规模,精纯而灵动。
意念微动,便能引动其流转周身,带来力量感。
五感敏锐度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甚至能隐隐“内视”
到自身经脉和丹田的状况。
这,就是炼气一层吗?
果然与之前的天壤之别!
他缓缓睁开双眼,眸中似有精光一闪而逝,在月色下格外明亮。
世界在他眼中变得更加清晰,更加……层次分明。
他甚至能隐约看到空气中那些尚未完全散去的、如同薄雾般的灵气光点。
然而,喜悦只是短暂的。
先祖的告诫言犹在耳。
这次的突破,是建立在耗尽“道启之基”
千年积累的基础之上,是不可复制的奇迹。
接下来的路,该如何走?
炼气二层、三层……直至九层圆满,再到筑基,需要的海量灵气从何而来?难道真的要再等一千年?赵宇的伤势等不了,潜在的敌人更不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