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泊基地的深层静室中,弥漫着一种近乎凝滞的沉重。
空气里残留着淡淡的能量灼烧气息,以及一丝若有若无的药草苦涩。
陈三七盘膝坐在中央的聚灵阵眼上,脸色依旧带着重伤初愈后的苍白,原本深邃明亮的眼眸,此刻也仿佛蒙上了一层薄尘,失去了往日洞察秋毫的锐利。
距离那场险些酿成大祸的“虚空引能”
实验失控,已过去半月有余。
在基地最顶尖的医疗资源和自身强横修为的共同努力下,他断裂的经脉已初步续接,受损的神识也在缓慢温养。
然而,体内那缕由未知能量源留下的奇特印记,却如同附骨之疽,盘踞在丹田深处,时而沉寂,时而微微热,与冥冥星空中的某处产生着难以捉摸的共鸣,干扰着他真元的纯粹运转,更让他无法全力催动那2o倍的凡脑力。
这种“半废”
的状态,对于习惯了掌控全局、思维如电的陈三七而言,无疑是巨大的折磨。
更让他心焦的是,那悬于星空深处的威胁——那个直径五百公里、正不断加的神秘物体——其逼近的倒计时,并未因他的受伤而有丝毫延缓。
时间,依旧是悬在人类文明头顶最锋利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尝试直接汲取宇宙星辰之力的道路,已被证明充满未知与凶险,至少在彻底弄清那“未知能量源”
的底细前,此路不通。
团队的研究重点,已按照他清醒后的指示,转向了对地球自身潜力的深度挖掘。
新一代的“地热-聚变混合能源系统”
的设计蓝图已初步完成,相关的导材料与灵能转换模块也在加紧研制中。
但陈三七心中清楚,这只是权宜之计。
张院士和林薇递交的初步评估报告,用冰冷的数字印证了他的预感:即便将全球已知的地热能与可控核聚变潜能开到理论极限,所能汇聚的能量层级,对于支撑他突破至金丹境,依旧是杯水车薪。
那层看似薄弱的境界壁垒,所需要的不仅是海量的能量冲击,更是一种质变,一种对能量本质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掌控。
地球的灵气环境,在末法时代的大背景下,似乎先天不足,难以孕育出那种足以让生命层次跃迁的“奇迹”
。
一种前所未有的无力感,如同潮水般,在夜深人静时悄然漫上他的心头。
他走到静室的观测窗前,仰望着夜空中那轮皎洁却冰冷的月球。
玄清宗留下的记载,明确指出月球是监控地球的前哨,其上蕴藏着“虚空道标”
的秘密。
可是,面对这座距离人类最近的外星遗迹,他们却如同隔着一层无法穿透的毛玻璃,知其存在,难窥其详。
月球基地计划因“星槎”
飞船的研优先级和资源问题一再推迟,难道真的要等到血魂殿的兵锋直指太阳系,才能仓促应对吗?
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再次投向床头柜上摆放的照片——妻子唐小平温柔的笑颜。
时间的刻刀,同样未曾在她身上停留。
自己闭关疗伤的这半个月,她又是否在夜深人静时,对着空荡的房间暗自神伤?延寿的难题,与地球的存亡,如同两条绞索,同时勒紧了他的呼吸。
“难道……真的没有别的路了吗?”
他喃喃自语,手指无意识地划过冰凉的玻璃窗,仿佛想要触摸那遥不可及的月华。
就在这时,静室的门被轻轻敲响。
门外传来林薇略带迟疑的声音:“教授,您休息了吗?张院士和我……有一些关于月球土壤样本的初步分析结果,可能……有些奇怪的地方,想请您过目。”
“进来吧。”
陈三七收敛心神,重新坐回阵眼,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稳。
林薇和张院士走了进来,两人脸上都带着一种混合着困惑与一丝难以言喻的兴奋的神情。
张院士手中拿着一块轻薄的光子平板,上面显示着复杂的数据流和光谱分析图。
“教授,您的身体好些了吗?”
张院士关切地问候。
“无妨,说说你们的现。”
陈三七摆了摆手,直接切入主题。
林薇接过话头,语比平时稍快:“是这样,按照您之前的建议,我们在全力攻关地热-聚变系统的同时,也重启了对月球样本,特别是从玄清宗遗迹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