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城市沉睡在寂静之中。
陈三七的书房却依然亮着灯,桌上堆满了各种学术期刊和打印的论文,白板上写满了复杂的公式和图表。
《量子场论与意识交互》《生物光子射与经络系统》《非线性动力学在修炼模型中的应用》这些看似不相关的领域,正在他的脑海中逐渐融合,形成一个前所未有的理论框架。
这一切的动力,来自于日益强烈的紧迫感。
那天下午,陈三七陪父母去医院做年度体检。
看着父亲越来越佝偻的背影和母亲日渐稀疏的白,他的心中涌起难以言喻的酸楚。
“三七啊,不用陪我们了,你去忙吧。”
父亲拍拍他的手,语气温和却带着掩饰不住的疲惫。
检查结果出来后,医生的话更让他心惊:“老人家各项指标都在正常范围内,但毕竟年纪大了,有些退化是自然的”
“自然退化”
四个字如同重锤,击打在陈三七心上。
他清楚地知道,按照这个趋势,用不了几年,父母的健康状况就会明显下滑。
当晚,他看着妻子熟睡的面容,注意到她眼角的细纹和鬓角的白比之前更多了。
甚至孩子们也在快成长——子衿已经快到他肩膀高,知行也不再是那个需要抱在怀里的小娃娃。
时间,这个世界上最公平又最残酷的存在,正以不可阻挡的度流逝。
“不能再等了。”
陈三七握紧拳头,眼中闪过坚定的光芒。
从那天起,他进入了近乎疯狂的研究状态。
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其余时间全部投入学习和实验。
工作室的业务大部分交给得力助手处理,他只把握大方向。
研究重点完全转向了寿命延长和体质改善。
基于之前的理论突破,他开始构建量化的修炼模型:
先是用非线性动力学描述气的运行规律。
他推导出一个偏微分方程组:?q?t=d?2q+f(q,i,e),其中q代表气感强度,i是意念强度,e是环境参数。
然后是建立生物能量与细胞活性的关联模型。
通过研究线粒体能量代谢,他现气的强化作用可能与atp合成效率有关:η_atp=η_o+k·1og(qq_o)。
最突破的是将量子理论引入修炼研究。
他提出一个大胆假设:意识可能通过量子纠缠影响气的状态,数学模型为:p(t)=u(o)p(t)u?(o),其中p是气态的密度矩阵,u是意识作用的算符。
这些模型虽然初步,却为科学修仙提供了量化基础。
陈三七开始设计实验验证这些理论:
他改装了一台显微镜,可以观察细胞在气作用下的实时变化;
他设计了一套精密的传感器系统,监测修炼时的生理参数;
他甚至尝试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观察气在经络中的流动。
过程异常艰难。
很多实验需要特殊的设备和环境,他不得不四处求助。
幸运的是,在赵宇和几个古武世家的帮助下,他获得了一些大学实验室的使用权限。
“陈先生的研究虽然看似前,但理论基础很扎实。”
一位大学教授在了解他的研究后评价道,“特别是将量子理论引入传统修炼,这个角度很新颖。”
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陈三七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质疑和挑战。
在国际学术论坛上,他的一些观点引了激烈争论。
特别是关于“意识影响物理过程”
的理论,遭到了许多主流科学家的质疑。
“这完全是伪科学!
意识不可能直接影响物理系统!”
“作者需要提供可重复的实验证据,而不是数学游戏。”
面对这些质疑,陈三七没有气馁,而是更加努力地完善理论和实验。
他深知,科学的展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特别是这种跨领域的探索。
更让他困扰的是,随着研究的深入,他越来越感觉到自己的孤独。
没有人真正理解他在做什么。
家人虽然支持,但无法理解他的研究;学术界的朋友虽然尊重,但认为他走得太远;甚至连古武世家的修炼者,也觉得他的科学方法太过玄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