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空飞舟如同一条沉默的银色梭鱼,在亘古的黑暗与稀疏的星光间,进行着一次又一次短暂而精确的跳跃。
没有直达的虚空虫洞,更没有便利的宗门传送阵。
前往格利泽581的旅程,是一段考验耐心与星图辨识能力的漫长跋涉。
陈三七需要依靠飞舟自身的中短程空间跳跃能力,结合星图中标记的、一些零散且不稳定的天然微型虫洞节点,一次次修正航向,如同踩着河中零落的石块,艰难而坚定地渡向对岸。
旅途中,他庞大的神识代替了所有探测仪器,如同无形的触须,谨慎地感知着外界。
他“看”
到了死寂星云中缓慢旋转的尘埃,也远远避开了几个引力交织、足以撕裂寻常星舰的双星系统。
大部分时间,神识反馈回来的只有虚无的冰冷与遥远星辰传来的、微弱而稳定的波动。
这种极致的孤寂,足以侵蚀灵魂,却也恰好为他提供了沉淀与思考的空间。
足足耗费了近一年的光阴,当日历在飞舟内无声地翻过这个刻度时,陈三七的神识终于捕捉到了前方星域传来的、稳定而熟悉的能量波动——那是恒星独有的、磅礴而持续的光热辐射。
格利泽581,到了。
在他的神识感知中,这颗恒星比太阳小得多,像一颗悬挂在黑暗绒布上的、燃烧着的温吞橘红色炭球,光芒不算耀眼,能量输出稳定而内敛。
然而,就在这看似温和的恒星引力圈内,却存在着一个极端的世界。
陈三七操控飞舟,按照任务玉简中的星图指引,靠近了目标区域。
一颗行星静静地悬浮在格利泽581的炽热怀抱中,距离近得令人心悸。
它通体呈现出一种被反复煅烧后的暗哑金属色泽,几乎感知不到任何水汽或稳定大气的存在。
更奇特的是,它已被恒星的潮汐引力彻底锁定,如同一个永恒的囚徒,始终以同一面朝向它的主宰。
陈三七的神识仔细扫过这颗星球:
永昼面:神识所及,是一片刺目的亮红与扭曲的空气(稀薄的、被电离的气体)。
地表温度高得惊人,粗略估计过七百摄氏度。
金属矿脉融化成蜿蜒的河流,又在冷却中凝固成狰狞的形状,岩石被煅烧成了琉璃态,整个半球仿佛一个尚未冷却的、巨大的冶金熔炉。
永夜面:与此相反,这里是绝对的黑暗与酷寒。
温度骤降至零下一百多摄氏度以下,神识感知中是一片僵硬的死寂,地表可能覆盖着由凝固的惰性气体构成的苍白“霜冻”
,如同宇宙的冰封墓园。
就在这颗处于炼狱与寒狱夹缝中的极端星球上,蕴藏着此次镇守任务的目标——星尘沙。
这是一种在恒星高温炙烤与特定金属矿脉在极端引力环境下,经过亿万年的星辰之力淬炼,自然形成的奇异沙粒。
它兼具了火属性的狂暴活性与金属性的坚韧导能特性,是炼制一些特定火系、金系法宝时,颇为不错的添加剂材料。
虽说在玄清宗庞大的资源谱系里算不得顶级珍贵,但其稳定的产出,对于宗门底层法宝的批量炼制,以及维持附属文明的运转,都有着不容忽视的价值。
开采这些星尘沙的,是一个名为古丽文明的二级硅基生命。
也唯有他们这种天生耐高温、抗辐射、对极端环境适应性极强的硅基生命形态,才能在这颗炼狱与冰狱交织的星球表面,建立起简陋而高效的开采基地,并长期进行作业。
陈三七的到来,显然早已被古丽文明监测到。
当他驾驭飞舟,降落在位于星球晨昏线附近、一个温度相对“适宜”
的、由耐高温合金搭建的临时平台上时,几名古丽文明的成员已经等候在那里。
他们的形态与碳基生命截然不同,主体由某种暗沉的、类似黑曜石的晶体构成,躯干粗壮,四肢短而有力,以适应高重力环境。
他们的“眼睛”
是多边形的晶体感光面,闪烁着冷静的、非生命的微光。
交流通过直接射一种复杂的、包含信息的微波信号完成,陈三七的弟子令牌自然将其翻译成他能理解的神识信息。
“玄清宗镇守使者,欢迎。”
为的古丽人出毫无波动的讯号,“我是此处的负责人,编号k-73。
开采作业按计划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