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后的二十年,光阴对于陈三七而言,仿佛失去了温度与色彩,只剩下冰冷的研究数据、永不停歇的真元流转,以及一份沉甸甸的、必须完成的托付。
他彻底将自己封闭了起来,不再关心身外之事,情感世界如同一片被冰封的荒原。
即便是女儿陈子衿因年迈而逝去的葬礼,他也未曾现身于人前,只是独自隐于云端之上,以神识遥遥地、沉默地望了一眼那逐渐被黄土覆盖的棺椁。
心中并非不痛,只是那最彻骨的离别之痛早已尝过,心湖似乎也随之干涸,再难掀起那般撕心裂肺的波澜。
无他,已然痛彻心扉,神魂俱颤,又岂会再惧这后续绵延不绝的、细微的针刺之痛?不过是让那冰封的荒原,再厚上几分罢了。
他将所有的心力,都投入到了两件事上:近乎疯狂地研究从玄清宗与九韶文明获取的越性知识,以及……近乎严苛地督促赵宇修炼。
这二十年,地球,尤其是华夏,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度远过去数百年的积累。
“星槎一号”
如同勤劳的工蜂,在守望者文明提供的安全航道指引下,多次往返于火星轨道外的d-a9527残骸与地球之间。
每一次归来,都携带着大量经过精心拆解、分类的外星舰体材料、内部构件,甚至是部分相对完整的小型系统模块。
这些来自高等文明的“馈赠”
,结合守望者文明“赠与”
的部分基础科技树原理,成为了点燃华夏科技爆炸的引信。
就在这二十年的末尾,两艘凝聚了华夏最新科技与无数工程师心血的巨舰,即将正式投入试航:
星槎二号:继承了星槎一号的探索使命,设计理念一脉相承,依旧是专注于深空探测与航行的科研探索舰。
它更大,更快,内部设施更为完善,但其设计哲学依旧秉承了探索舰的非武装化原则,舰体上看不到任何明显的武器系统。
而真正让全球为之瞩目,乃至引巨大恐慌的,是另一艘巨舰——
巡游者级星际护航舰。
这艘战舰的设计理念与探索舰截然相反,它就是为了战斗与护卫而生!
其流线型却布满棱角的舰体,覆盖着借鉴了九韶飞船外壳技术改良而来的复合装甲,闪烁着冷硬的金属光泽。
舰体上下,布满了各种令人望而生畏的射口与能量聚焦阵列。
它所搭载的武器系统,几乎囊括了人类目前所能想象、并能应用于太空战的所有尖端技术:大功率激光炮、离子脉冲炮、电磁轨道炮……甚至,在其最核心的武器舱内,秘密装载着数枚人类武器库的终极王牌——经过特殊改造、适用于真空环境作战的大当量氢弹!
可以说,华夏的工程师们将“火力不足恐惧症”
这一深刻烙印在民族记忆中的铭文,挥到了极致,把所有能装上去、能在太空中有效使用的武器,都尽可能塞进了这艘巡游者护航舰之中。
当巡游者护航舰的模糊影像和部分性能参数被外界情报机构艰难地拼凑出来,并呈现在各国脑的办公桌上时,引的不是惊叹,而是彻骨的寒意与巨大的恐慌!
西方世界原本就因华夏近几十年来在航天、能源、材料等领域如同坐火箭般的跨越式展而倍感压力,此刻更是几乎瞬间达成了脆弱的联合,试图共同对抗这个已然无法理解的“东方巨兽”
。
即便是曾经的战略伙伴“毛熊”
,在看到巡游者那狰狞的武备推测图时,也不禁心惊胆颤,寝食难安。
这五十年来,东大的展轨迹已经完全出了他们的认知范畴!
从可控核聚变的初步实用化,到新型合金材料的批量生产,再到如今这艘仿佛从科幻电影中直接开出来的星际战舰……这一切,都指向一个令人绝望的事实:双方的技术代差,已经大到了无法用数量弥补的地步!
如果说,之前陈三七个人的凡力量还让他们心存侥幸,认为那只是个无法复制的特例。
那么,这艘“巡游者”
的出现,则彻底击碎了他们所有的幻想。
这是体系化的、可复制的、代表着文明层级的碾压!
说句毫不夸张的话,如果东大愿意,凭借这艘巡游者护航舰,他们完全可以在太空轨道上,对全球任何目标实施无法拦截、无法还手的“天基”
毁灭性打击!
现有的所有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