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陈三七紧握的手缓缓松开,那枚代表着二十年安稳、却也象征着未来枷锁的“延寿丹”
玉牌,终究还是被他放下了。
他不能赌。
不敢用妻子未来可能存在的、更长久的生机,去换取这看似稳妥、实则可能断绝所有其他希望的二十年。
这份“不忍”
,压过了眼前的急切。
更何况,他一个初来乍到的“散修”
,若立刻拿出一块在银河修真界都算硬通货的中品灵石,无异于稚子抱金行于闹市,必然引来不必要的关注甚至祸端。
财帛动人心,这道理在哪个世界都通用。
他脸上适时地流露出几分囊中羞涩的窘迫与未能如愿的遗憾,对着那执事弟子拱了拱手,转身离开了承宝殿的官方区域。
在他转身的刹那,那执事弟子嘴角几不可察地撇了撇,眼中闪过一丝毫不掩饰的轻蔑,心中暗自嗤笑:“又是一个刚入门、心比天高却命比纸薄的穷酸散修,连块下品灵石都未必掏得出,还敢来问询中品灵石的丹药,真是不知所谓。”
这细微的神情变化,以及来自周围几名同样在浏览兑换列表、衣着光鲜的弟子投来的若有若无的嘲弄目光,陈三七并非没有察觉。
但他心志坚毅,这点世俗眼目,还动摇不了他的心神。
他面色平静,步履沉稳地走出了承宝殿,将身后的议论与轻视尽数抛开。
眼下,提升自身实力,熟悉宗门环境,才是重中之重。
他辨明方向,身形化作一道流光,朝着那座被柔和白光笼罩的传功殿疾驰而去。
传功殿气势恢宏,殿门高达十丈,由不知名的温润白玉雕琢而成,其上流动着淡淡的符文光辉。
门前并无守卫,只有一层如水波般荡漾的透明光幕。
陈三七取出自己的弟子令牌,对着光幕一晃。
光幕泛起涟漪,一个温和却毫无感情的声音直接在陈三七识海中响起:“身份确认,外门弟子陈三七。
准许入内。
宗门所赐功法、秘法,仅限在第一层选取。
若日后为宗门立下功勋,凭功绩点,可依赏赐进入更高层数,获取更精深传承。”
光幕分开一道门户,陈三七迈步而入。
殿内第一层的空间远比从外面看起来更加广阔,显然运用了空间拓展的阵法。
穹顶高远,镶嵌着模拟周天星辰的光宝石,洒下清辉。
无数散着各色微光的玉简,如同拥有生命般的萤火虫,悬浮在半空中,或静静地躺在由散着莫名气韵的木材打造的书架格子里,分门别类,井然有序。
区域划分清晰明了:功法区、秘术区、杂闻轶事区、甚至还有一片专门存放各种残缺功法或不明用途玉简的区域。
陈三七目标明确,径直走向修炼功法区。
他深知,自己凭借《勿我心经》与科学知识结合,虽侥幸凝聚恒星金丹,但根基之中必然存在许多未曾察觉的隐患与薄弱之处。
昨日他便已向引路人执夫师兄请教过此事。
执夫师兄为人颇为实在,直言不讳地告诉他:“陈师弟,你以散修之身,能臻至金丹二境,天赋机缘缺一不可。
然,散修之路,缺乏系统传承与师长指点,于许多修行关窍、基础打磨之上,难免有所疏漏。
长此以往,前期或可勇猛精进,待到高阶,瓶颈将愈艰难,甚至有心魔滋生、根基不稳之厄。”
他当时便建议:“我玄清宗立宗亿万载,最重根基。
《太虚洞玄经》乃是宗门内流传最广、最为中正平和的基础功法。
其内容包罗万象,从引气入体到化神境,每一步都有详尽阐述,尤其注重对灵力掌控、经脉拓宽、神识淬炼等基础环节的打磨。
修炼此经,或许前期进度不如某些专精一道的功法迅猛,但其打下的根基最为牢固,几乎可与任何后续功法无缝衔接,走火入魔的风险也降至最低。
乃是夯实基础、弥补过往缺失的最佳选择。”
陈三七深以为然。
他需要的就是这种能帮他“查漏补缺”
、奠定无上道基的功法。
在浩瀚如烟的功法玉简中,他很快便找到了《太虚洞玄经》所在。
那是一枚通体呈玄青色、表面有云气自然流转的玉简,静静地悬浮在一个相对显眼的位置,周围并无太多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