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他通过冥想和呼吸训练来提升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
这是最难的部分,需要极大的耐心和坚持。
对于防御系统,他通过药浴、艾灸等中医外治法来增强免疫力,促进身体自我修复能力。
计划制定容易,执行却异常艰难。
第一天的体能训练就让陈三七吃尽了苦头。
简单的几个拉伸动作,就让他浑身酸痛;所谓“柔和”
的导引术,做起来却需要极强的核心力量和平衡能力。
更困难的是饮食控制。
作为经常需要应酬的项目经理,他不得不推掉很多饭局,自己准备健康餐食。
这引起了同事和客户的不少疑惑。
“陈总最近在健身?看起来气色不错啊。”
有人好奇地问。
“是啊,年纪大了,得注意身体,不然再过几年,那就是天天保温杯里泡枸杞了。”
陈三七总是这样笑着搪塞过去。
最大的挑战来自于时间管理。
原本就紧张的工作日程,现在又要挤出时间进行训练、准备特殊饮食、坚持修炼他每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
但坚持一周后,效果开始显现。
最明显的变化是精力的提升。
以往下午总会有的疲劳感减轻了许多,思维的清晰度也有所提高。
更重要的是,修炼时气感存留的时间确实延长了——从平均1o分钟增加到了13分钟左右。
这个小小的进步给了陈三七巨大的鼓舞。
他更加坚定了炼体的决心,甚至开始享受这种自我挑战的过程。
然而,新的问题很快出现。
随着训练强度的增加,他现自己进步的度明显变慢,仿佛遇到了某种“瓶颈”
。
通过仔细记录和分析,他现问题的关键在于恢复能力。
随着年龄增长,身体的恢复度大不如前,而炼体过程中的微小损伤需要时间修复。
如果没有足够的恢复,反而会适得其反。
“需要增强恢复能力”
陈三七沉吟着,“这就涉及到更深层次的身体优化了。”
他再次翻阅那些中医古籍,寻找增强体质、促进恢复的方法。
很快,他的注意力被一类特殊的方剂所吸引——这些方剂都需要用到一些不常见的药材,而且炼制方法颇为复杂。
“洗髓汤”
“强骨散”
“易筋方”
这些听起来像是武侠小说中的丹药,实际上却是中医传承中的精华。
陈三七特别注意到一个名为“炼体液”
的药浴方子。
根据记载,这种药浴能够“固本培元,强化根基”
,正好符合他现在的需求。
但这个方子的配方相当复杂,需要用到十余种药材,其中几种颇为罕见:百年何乌、野生黄精、高山雪莲、地脉灵芝
看着这些药名,陈三七不禁苦笑。
这些药材不仅价格昂贵,而且真假难辨,市面上极少能买到真品,更有一些是明确写进刑法里面的,想都别去想,想想都觉得刑。
“或许我可以寻找替代品?”
被逼无奈的他萌生了一个想法。
凭借对中药的理解和项目经理的资源整合能力,陈三七开始研究这些珍稀药材的有效成分和替代方案。
他通过网络查询学术论文,咨询药材市场的老师傅,甚至联系了几位大学时的生物系同学。
过程远比想象中困难。
很多珍稀药材的有效成分尚未被现代科学完全解析,更别说找到合适的替代品了。
就在他一筹莫展时,一个偶然的现带来了转机。
那是在一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中,工人们在拆除一堵特别古老的墙壁时,在墙基处现了一个密封的陶罐。
罐中装着一些已经干枯的植物根茎,散出淡淡的药香。
陈三七本能地觉得这些植物不简单,便小心收藏起来。
经过几位老药师的辨认,确认这是几十年前人工种植的何乌,虽然不及百年野生的功效,但比市面上大多数药材都要好。
这个现让他兴奋不已:既然老建筑中可能藏有旧时的药材,那么其他工地呢?
从此,陈三七多了一个特殊的“爱好”
——在各个工地搜寻可能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