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心已定,陈三七不再犹豫。
他悬浮在那道巨大的、边缘扭曲翻卷的金属裂口前,如同面对一头远古巨兽张开的狰狞伤疤。
裂口内部幽深黑暗,唯有偶尔闪烁的、如同垂死神经末梢般的蓝色电弧,短暂地照亮些许复杂而残破的内部结构,随即又陷入更深沉的晦暗之中。
未知带来风险,但也蕴含着机遇。
陈三七深吸一口并不存在的“气”
,体内恒星金丹缓缓加旋转,更加磅礴精纯的真元透体而出,并非简单地覆盖体表,而是以一种高度凝聚、层层叠叠的方式,构筑成一个厚度过半尺、流淌着微光的实质性能量护盾。
护盾表面,引力场微微扭曲,形成一层无形的缓冲和偏转层,以应对可能存在的能量攻击或物理陷阱。
准备妥当,他身形一动,如同一条滑溜的游鱼,悄无声息地滑入了那道巨大的裂缝,正式踏足了这艘来自遥远星海的陌生造物之内。
进入飞船内部,预想中的逼仄、冰冷、充满机械感的工业风格并未出现。
相反,一种奇异的、柔和而流畅的视觉感受扑面而来,让陈三七不由得微微一愣。
尽管内部因破损而显得凌乱,随处可见断裂的管线、崩碎的不明晶体元件以及飘浮着的细小杂物(在微重力环境下),但整体的设计语言依然清晰可辨。
通道的壁面并非直角直线,而是带着优雅的弧度,仿佛某种生物体内的腔体;支撑结构呈现出枝蔓般的分形美感,既保证了强度,又极具艺术感;墙壁上偶尔可见一些黯淡的、勾勒出复杂抽象图案的光带痕迹,想来完好时定然流光溢彩。
色彩以银灰、淡蓝和乳白为主调,即便在破损状态下,也给人一种洁净、安宁的感觉。
“这风格……”
陈三七心中暗自惊叹,“如果不是周围这些破损和闪烁的电弧,简直就像是按照某种极致简约和自然美学理念打造的艺术馆。”
飞船内部的布局完全契合了他的审美,那种将功能与形式完美结合,摒弃了不必要的棱角和攻击性,追求内在和谐与流畅的设计,让他这个曾经的程序员,对数据结构和代码美学有着偏执追求的人,产生了一种奇妙的共鸣。
这艘飞船的“设计者”
,至少在审美上,与他站在了同一阵营。
他收敛心神,不敢有丝毫大意。
神识如同最精细的雷达波,以他为中心,向前方、左右乃至上下谨慎地蔓延开去。
与在外面被外壳阻隔不同,进入内部后,神识虽然依旧受到某种微弱场域的干扰,但穿透性大大增强,足以让他感知到百米范围内的详细情况。
空寂,死一般的空寂。
神识反馈回来的信息,除了飞船本身复杂到极点的机械结构、能量回路以及那些仍在苟延残喘、零星闪烁的能量节点外,没有任何生命活动的迹象。
没有呼吸,没有心跳,没有能量核心的规律搏动,甚至没有微生物活动的微弱痕迹(他的神识精度已能分辨此层次)。
仿佛这艘巨舰内部的一切生机,都在某个瞬间被彻底抹去。
他沿着一条相对宽敞、似乎是主通道的廊道向内飘行。
脚下是某种略带弹性的未知材质,即使破损,踩上去也悄然无声。
两侧的舱门大多扭曲变形,或洞开着,露出里面同样残破的景象——一些似乎是生活舱的房间,里面固定着的家具线条柔和,却已东倒西歪;一些像是工作间的区域,布满了他无法理解用途的仪器台面,如今屏幕漆黑,元件散落。
只有那些不时在破损线路上窜起的蓝色电弧,出“噼啪”
的轻微爆响,是这死寂世界中唯一的“声音”
,提醒着陈三七,这艘飞船并未完全“死亡”
,其内部仍有着残存的、不稳定的能量在流转。
越往深处,通道越宽阔,周围的装饰也越精致,即便破损,也能想象出昔日的辉煌。
终于,他的神识捕捉到了一个极其庞大的空间。
那是一个位于飞船核心区域的穹顶大厅,其规模远他之前见过的任何舱室。
他小心翼翼地靠近大厅的入口——一扇高达数十米、如今已扭曲变形无法闭合的巨型金属门。
从门缝中望去,内部的景象让他呼吸微微一滞。
大厅呈圆形,穹顶极高,上面原本似乎镶嵌着能模拟星空的装置,如今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