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头:“当然可以!
这个小布偶真可爱,肯定有小朋友喜欢。”
大家分工合作,蓝色工装男负责组装架子,我和大叔负责递工具,苏晴和她男人负责整理大家带来的共享物品——有邻居拿来了多余的雨伞,有个老奶奶拿来了几双全新的拖鞋,还有人拿来了充电宝和应急手电筒。
女主播则找了张白纸,剪成一个个小标签,在上面写上物品名称,贴在对应的东西上,方便大家辨认。
“哎,咱们是不是还得放个登记本?”
大叔突然拍了下手,“谁借了东西,登记一下,免得弄丢了。”
“我去拿!”
我立刻转身往家跑,从物资库里调出一个崭新的笔记本和一支笔,跑回来递给大叔。
大叔接过本子,笑得合不拢嘴:“还是你小子动作快!”
组装架子的时候,蓝色工装男不小心把手蹭到了钢管上,划了道小口子。
女主播赶紧从共享物品里找出碘伏和创可贴,拉着他的手轻轻消毒:“工装大哥,你小心点啊,这钢管边缘有点尖。”
蓝色工装男点点头,声音比平时软了点:“谢谢。”
他低头看着手上的创可贴,指尖轻轻碰了碰,又赶紧继续拧螺丝,耳朵却有点红。
大概过了一个小时,共享角终于布置好了。
银色的架子上整齐地摆着雨伞、拖鞋、充电宝,折叠桌上放着应急药品和小姑娘的布偶,旁边还放着登记本和笔。
阳光照在架子上,反射出柔和的光,路过的邻居都围过来看,眼里满是欢喜。
“以后下雨天没带伞,再也不用愁了!”
一个阿姨笑着说,伸手摸了摸架子上的雨伞。
“可不是嘛,上次我家孩子烧,家里没退烧药,还是跑出去买的,现在有应急药品,太方便了!”
另一个邻居也跟着说。
大叔站在共享角旁,叉着腰看了半天,满意地点点头:“不错不错!
以后大家要是有闲置的东西,都可以拿来放这儿,互相帮忙嘛!”
中午的时候,苏晴提议在爷爷家做饭,大家都同意。
爷爷的厨房虽然小,但挤挤攘攘也热闹。
苏晴负责炒芹菜豆腐,她男人负责和面,大叔负责调饺子馅,女主播负责洗菜,我负责烧火(爷爷家还有个小煤炉,烧起来特别暖),蓝色工装男则在旁边帮忙剥蒜,偶尔帮爷爷递个东西。
厨房里飘着饭菜的香气,爷爷坐在门口的小椅子上,看着我们忙碌,手里拿着个小茶杯,时不时喝一口,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
“好久没这么热闹了,”
他轻声说,“以前我孙子在家的时候,也这么热闹。”
苏晴听到了,停下手里的活,走过去坐在爷爷旁边:“爷爷,以后我们常来陪您,您要是想孙子了,我们帮您跟他视频。”
爷爷点点头,眼里泛起了泪光,却还是笑着说:“好,好。”
午饭很丰盛,有芹菜炒豆腐、番茄蛋汤,还有刚包好的饺子,虽然简单,却吃得格外香。
大家围坐在爷爷家的小餐桌旁,阳光从窗户照进来,落在每个人的脸上,暖融融的。
大叔还从家里拿来了一瓶果汁,给每个人倒了一杯,碰杯的时候,果汁杯出清脆的响声,像快乐的音符。
吃完午饭,我们帮爷爷把碗洗了,又陪他聊了会儿天,才各自回家。
走到楼下,夕阳已经开始往下沉,把天空染成了橘红色。
共享角旁,有个小朋友正拿着那个小布偶玩,他妈妈在旁边跟邻居聊天,手里还拿着从共享角借的雨伞——刚才下了点小雨,现在雨停了,她正准备把伞还回来。
女主播站在我旁边,看着夕阳,笑着说:“你说,咱们小区现在是不是像个大家庭?”
我点点头,心里满是暖意:“是啊,比一家人还亲呢。”
苏晴和她男人走在前面,正商量着明天要给共享角加个遮阳棚,免得下雨淋到东西。
大叔则在跟物业的人说,要给共享角装个小灯,晚上也能方便大家借东西。
蓝色工装男则蹲在共享角旁,检查架子的螺丝有没有松,看到有根螺丝有点歪,又拿出扳手拧了拧。
我看着眼前的景象,忽然觉得,这场特殊的气候带来的不是麻烦,而是礼物——它让原本互不相识的邻居,变成了互相惦记、彼此温暖的家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