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地化解。
萧锦颜适时地投去一个感激的眼神,换来赵珩一个淡漠的回视。但她知道,这不过是利益共同体的互相维护。
慕容翊将这一切看在眼里,鹰眸中兴趣更浓,他哈哈一笑,举杯道:“摄政王果然快人快语!我们北狄儿郎,最敬重的就是英雄豪杰!早闻摄政王武功盖世,用兵如神,今日一见,气度非凡,名不虚传!来,慕容翊敬您一杯!”
他将矛头直接对准了赵珩。
赵珩端起酒杯,与他遥遥一碰,一饮而尽,动作流畅,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大皇子过奖。”他放下酒杯,语气依旧平淡,“北狄铁骑纵横草原,亦是威名远播。只是不知,此次大皇子亲自前来,所为何事?若只为邦交,似乎不必劳动大皇子尊驾。”
他直接将话题引向了核心,毫不拖沓。
殿内气氛再次变得微妙起来。
慕容翊眼中精光一闪,放下酒杯,身体微微前倾,带着一股压迫感:“摄政王果然直接!既然如此,本王也不绕弯子。近年来,边关摩擦不断,我北狄牧民屡屡越界,确有不妥。但据本王所知,似乎也有大周边军,时常‘误入’我北狄草场,掳掠牛羊!长此以往,恐伤两国和气!”
他这话语带机锋,直接将边境冲突的责任部分推给了大周。
不少大周官员脸上露出愤慨之色。
赵珩却面色不变,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规律的笃笃声:“哦?竟有此事?本王倒是听闻,是北狄部分部落,受某些有心人挑唆,故意南下劫掠,试探我大周边防。至于大周边军‘误入’……若无确凿证据,大皇子还是慎言为好,以免……影响和谈。”
他的语气不疾不徐,却字字千金,直接将“有心人挑唆”的帽子扣了回去,更暗示慕容翊若无证据便是污蔑,将影响和谈的责任反推给对方。
两人目光在空中交汇,仿佛有无形的火花迸溅。
整个琼华殿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看着这两位代表着两国最高权力(或潜在权力)的年轻俊杰之间的交锋。
萧锦颜也凝神观察着。她能感觉到赵珩在与慕容翊对话时,气息依旧平稳,但放在桌下的手,指节却微微收紧了些许。他在强撑。与慕容翊这样的高手进行气势上的对抗,对他尚未痊愈的身体是不小的负担。
同时,她也在仔细观察慕容翊。此人气势雄浑,中气十足,看起来并无隐疾。但在他偶尔转动酒杯,或者抬手示意时,萧锦颜敏锐地注意到,他左手手腕内侧,似乎有一道极其细微的、几乎与肤色融为一体的浅粉色纹路,若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那纹路……不像是伤疤,倒像是某种……蛊虫吸附后留下的印记?
萧锦颜心中一动。北狄之地,确实流传着一些诡秘的蛊术。难道这位看起来勇猛无比的大皇子,身上也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就在这时,皇帝赵胤开口了,打破了这紧张的对峙气氛:“边关之事,错综复杂,非一时能辨明。今日乃欢宴之时,两位爱卿不必过于较真。来,朕敬大皇子一杯,愿两国永息干戈,邦交永固!”
皇帝打了圆场,慕容翊和赵珩自然也顺势举杯,殿内气氛重新缓和下来。
然而,经此一番,所有人都明白,此次和谈,绝不会顺利。
宴席继续,但暗流愈发汹涌。
萧锦颜安静地坐在那里,仿佛一个精致的背影。但她知道,今晚的“任务”才刚刚开始。她需要找机会,更近距离地观察慕容翊,确认他手腕上的异状。同时,也要留意宫中其他人,尤其是皇后那边的动静。
她的目光,不经意间扫过御座上的赵胤,却发现他正望着自己,眼神中带着一种近乎贪婪的追忆与痛苦。
萧锦颜心中警铃大作。
这张脸带来的麻烦,恐怕比她预想的还要大。
她微微侧过头,避开了皇帝的视线,将目光重新投向场中歌舞,袖中的手指,却轻轻捻动着一根冰凉坚硬的银针。
在这繁华似锦、危机四伏的琼华殿中,她必须步步为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