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号”如同一位历经沧桑的游子,缓缓驶出“观测之门”那绚烂而威严的能量旋涡,重新回到了熟悉的物质宇宙。早已等候在安全距离外的“传承号”与“探索号”立刻发来了急促的通讯请求,舰桥内充满了马尔科姆·李和阿米尔·琼斯(通过远程全息影像)混杂着担忧与急切的询问。
当确认“希望号”完好无损,并且埃拉舰长清晰无误地宣布“初审通过,我们带回了……难以想象的礼物”时,通讯频道那头传来了压抑不住的欢呼与如释重负的啜泣。一百多年的漂流与绝望,在这一刻终于看到了实质性的曙光。
三艘方舟重新汇合,围绕着那依旧缓缓旋转的“观测之门”,如同朝圣者环绕着神迹。埃拉没有浪费时间,她下令立刻召开三舰最高级别联席会议,通过加密数据链,将“筛选庭”内的经历、林默印记的融合、获取的庞大知识以及关于“播种者”和“变数条款”的真相,尽可能完整地传达给了马尔科姆和阿米尔。
信息量过于庞大和震撼,即使是通过数据流传输,也让两位舰长和他们的核心团队消化了许久。马尔科姆脸上的疤痕似乎都因震惊而微微抽动,阿米尔则完全沉浸在那些高等知识的冰山一角中,喃喃自语着“原来如此……”。
“所以,‘播种者’并非敌人,而是一个……维护宇宙平衡的古老机制?”马尔科姆最终开口,声音带着一丝干涩,“而我们,因为林默,成为了一个‘特例’?”
“可以这么理解。”埃拉肯定道,“我们获得了生存下去的知识和机会,但也承担了相应的责任——成为‘人类文明’的记录者、传承者,并且,我们与……故乡的新生文明,产生了某种联系。”
她调出了从“知识回廊”获取的、关于翡翠纪元灵蕨族的最新观测数据,以及那份微弱的、跨越时空的共鸣记录。
看到那颗散发着熟悉又陌生光芒的星球,看到那些优雅的、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灵蕨族影像,了解到他们正在消化“人类”的遗产并走向融合发展的道路时,联系会议陷入了长久的沉默。那是一种混合着乡愁、欣慰、以及某种奇异归属感的复杂情绪。
“他们……活得很好。”林星的声音带着哽咽,却又充满喜悦,“林默……他成功了。他留下的‘种子’,真的发芽了。”
最终的决定是 unanimous 的。基于获得的新星图和知识,他们选定了一个距离“观测之门”不算太遥远、位于“播种者”标注的“稳定发展区”内的、拥有多颗资源丰富行星的恒星系作为新的家园目标。那里没有原生智慧文明,环境经过初步扫描,适宜人类(经过适应性改造后)生存。
“我们将其命名为‘新黎明星系’。”埃拉宣布,“这将是我们重建人类文明的地方。”
在启程前往“新黎明星系”之前,埃拉做了一件具有深远意义的事情。她下令,以三艘方舟联合的名义,通过“希望号”继承的“记录者权限”,向“播种者网络”发送了一份公开的、经过加密的文明状态更新:
“致‘播种者’及所有能接收到此信息的文明:”
“吾等乃‘人类’文明之火种,代号‘方舟’。”
“我们已接受‘筛选庭’评估,融合个体‘林默’之最终印记,并获授‘记录者’职责与有限知识遗产。”
“我们确认,‘衍生文明:灵蕨族’(位于原太阳系坐标)已成功接收并激活‘人性之种’遗产,其文明正处于健康融合演进轨道。”
“我们将遵循‘播种者’接触协议,前往‘新黎明星系’进行文明重建。我们承诺,将审慎运用所获知识与权限,致力于和平、探索与理解。”
“愿知识与智慧,指引所有文明的前路。”
——发送者:人类文明方舟舰队,于观测之门
这份宣告,标志着人类文明正式以一个新的、被“播种者”体系部分认可的身份,重新踏入了宇宙文明的舞台。
庞大的舰队开始转向,推进器喷射出稳定的蓝色光焰,带着从绝望中夺取的希望,带着从往昔继承的厚重,驶向了名为“新黎明”的未来。
---
数年之后(以方舟历计算),“新黎明星系”。
第三行星,“望乡星”,已经初具规模。依靠从“知识回廊”获取的高等科技,三艘方舟的残骸(在降落过程中部分解体,但核心模块得以保存)被改造成了最初的城市骨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