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星在“摇篮壁垒”核心区域进行净化工作时捕捉到的那丝信息碎片,如同投入死水中的一颗石子,在两个文明高层中激起了巨大的波澜。阿米尔博士立刻组织起所有能调动的计算资源,对碎片进行全力解析;远在翡翠纪元的莉亚也通过L-01结构体,试图从“播种者”的遗产中寻找类似的记载。
碎片的内容极其晦涩,并非具体的科技蓝图,更像是一种……**运用理念**,一种关于如何将“摇篮壁垒”这种融合了意志、星球与生命的复合场域力量,进行**定向传导**与 **有限投射** 的哲学性指引。
“它描述的……像是一种‘共鸣放大’与‘超距影响’……”阿米尔盯着初步解析出的抽象符号和能量流图谱,眼中闪烁着难以置信的光芒,“理论上,如果‘摇篮壁垒’和‘盖亚之盾’这两个同源的场域能够达到某种极致的同步共鸣,或许……或许能短暂地形成一个跨越星海的**能量桥梁**!”
“能量桥梁?”埃拉执政官追问,“具体能做什么?”
“还不清楚,但这可能是我们打破僵局的唯一希望!”阿米尔激动地来回踱步,“也许是共享能量,互相支援;也许是……将一方场域的特性,短暂地‘投射’到另一方的区域!”
这个设想过于大胆,甚至有些天方夜谭。跨越光年进行能量传导或特性投射,这远远超出了他们目前掌握的物理规律。
然而,在翡翠纪元,莉亚的团队从L-01的古老记录中,找到了一些模糊的佐证。记录提到,在某个早已消亡的、高度灵能化的文明传说中,存在过一种名为 **“心象共鸣”** 的技术,能够通过强大的集体意志和精密的能量协调,实现超远距离的精神感应和有限度的能量干涉。
“林默的印记,本身就融合了‘人性’的意志力,”林星补充道,她是最直观的感受者,“而‘盖亚之盾’是灵蕨族集体意志与星球生命的体现。‘摇篮壁垒’更是三者融合。这或许就是关键!”
希望虽然渺茫,但在绝境中,任何可能性都值得尝试。埃拉和凯伦经过紧急磋商,决定启动这项被命名为 **“共鸣投射”** 的终极计划。
计划分为两步:
第一步,**深度同步**。两个文明需要将各自的防御场域——“摇篮壁垒”和“盖亚之盾”——调整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步状态,不仅仅是能量频率,还包括核心的意志波动(守护、生存、不屈)。
第二步,**尝试投射**。在深度同步的基础上,选择一方作为“发射端”,另一方作为“接收端/锚点”,尝试进行能量或特性的传导。
他们决定,由承受压力相对较小、且“盖亚之盾”范围覆盖全球、更容易调动集体意志的翡翠纪元作为首次“发射端”,而急需能量补充和规则净化的“望乡星”作为“接收端”。
***
计划启动,两个世界开始了前所未有的协同。
在翡翠纪元,凯伦和菲罗斯通过灵能网络,向全体族人发出了最深沉的呼唤。不再是简单的指令,而是情感的共鸣,意志的汇聚。他们讲述着远方“兄弟文明”的苦难,讲述着共同面对的威胁,讲述着守护家园、守护这份跨越星海情谊的决心。
无数灵蕨族,无论是在“晶歌之城”还是在偏远的聚居点,都自发地舒展蕨叶,将自身最纯粹的意识与“盖亚之盾”连接。发光森林的光芒变得更加柔和而坚定,光漪之海泛起了富有韵律的波涛,整个星球的生物圈仿佛都在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脉动。“盖亚之盾”那翡翠色的光晕,开始以一种奇异的、充满生命力的节奏稳定地闪烁。
在“望乡星”,“摇篮壁垒”内部,埃拉和林星也在做着同样的事情。她们通过尚能运作的广播系统,向所有幸存者传递着来自翡翠纪元的支持与计划。绝望麻木的人们抬起头,看着那庇护他们的淡金色光罩,眼中重新燃起一丝微光。他们开始自发地聚集,手拉着手,在心中默念着对家园的眷恋,对生存的渴望,以及那份对远方盟友的感激与信任。壁垒的光芒,似乎也因此变得更加温暖和凝聚。
阿米尔和莉莉娅的团队则负责最精密的频率协调与能量引导。他们通过“观察者之眼”的有限网络和L-01结构体的辅助,确保两个场域的能量波动、意志频率在浩瀚的宇宙尺度上,达成惊人的一致。
这个过程持续了数个行星自转周期。每一次尝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