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尘号”从“遗忘坟场”带回的宝贵数据,如同一把钥匙,为陷入僵局的“溯源计划”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也让星海同盟对自身所处的宇宙格局有了更清醒、也更令人不安的认知。
***
“寻迹者”项目组的核心成员——阿米尔、林星以及从翡翠纪元紧急调来的莉莉娅等顶尖学者——齐聚“望乡星”高度保密的深层研究基地,对“坟场碎片”的数据进行了夜以继日的分析。
数据揭示的景象远比他们想象的更加复杂和……悲伤。
能量频谱分析显示,该“碎片”的核心编码与林默印记确实同源,都指向某种能够干涉底层规则的“权限”或“接口”。但林默印记是“活跃”的、充满了动态的“可能性”与“融合”特质;而这个“坟场碎片”则呈现出一种 **“静态”**、 **“凝固”** 甚至 **“逻辑死循环”** 的状态。
“它就像一段被强行中止、无法继续运行的代码,”阿米尔用人类计算机术语比喻道,指着全息投影上那些纠缠在一起、形成封闭环路的能量纹路,“失去了进化的能力,只能在自身的残骸里不断重复着某个未完成的……‘意图’。”
林星通过深度意识共鸣,捕捉到了更微妙的信息。“它……很悲伤,”她闭着眼,声音轻得像耳语,“不是‘远古回响’那种被禁锢的愤怒和急迫,而是一种……**被遗忘的失落**。它似乎尝试过什么,但失败了,然后就被……抛弃了?或者,是自我封闭了?”
莉莉娅的团队则从规则层面进行了补充:“根据结构分析,这个‘碎片’试图‘定义’的规则,偏向于**物质的‘绝对稳定’与‘熵减’**。这与林默印记引导的‘生命融合’与‘规则嬗变’几乎是两个极端。这印证了‘碎片’可能代表不同‘可能性’或‘道路’的猜测。”
一个惊人的推论逐渐浮出水面:林默并非特例。在遥远的过去,可能存在着多个类似的、试图以自己的方式影响或“定义”规则的个体或意识(“碎片”)。有的成功了,如林默,创造了“变数”和新生的可能;有的失败了,如这个“坟场碎片”,陷入了停滞与沉寂;还有的,如“远古回响”,可能处于某种中间状态——未被完全“修剪”,但也未能获得自由,反而被“织网者”禁锢。
“所以,‘钥匙’不完整,是因为它只是众多‘可能性’中的一种?”阿米尔感到一阵眩晕,“‘聚合’……难道是要集合不同‘碎片’代表的规则力量,形成一种更全面、更强大的‘权限’,才能对抗‘织网者’乃至‘巡礼者’?”
这个想法既令人振奋,又充满了难以想象的风险。强行将代表不同、甚至可能冲突的规则道路“聚合”在一起,会产生什么后果?是创造出终极的解决方案,还是引发一场规则层面的灾难性爆炸?
***
就在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同时,同盟外部的情报网络也捕捉到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星辰商会”的墨菲斯,在“星尘号”返回后,一反常态地没有立刻前来打探消息,反而显得有些沉默。但同盟潜伏在商会外围的情报员传回信息,显示商会内部对“遗忘坟场”区域的兴趣明显增加,似乎正在调集资源,准备进行他们自己的勘探行动。显然,“星尘号”的全身而退,让商会认为那片区域或许并非完全无法涉足,他们不想错过可能存在的利益。
更令人警惕的是,通过“观察者之眼”网络的间接监测,同盟发现“肃正协议”的舰船在“遗忘坟场”事件后,在邻近星域的巡逻频率有所增加。它们似乎并未放弃对“星海同盟”的关注,只是暂时没有采取进一步行动。这种冰冷的、程序化的注视,比直接的威胁更让人感到压力。
“‘肃正协议’将我们标记为了潜在‘污染源’,”马尔科姆总长在军事委员会上严肃地指出,“这意味着我们未来的任何涉及‘碎片’或类似规则技术的行动,都可能引来它们的干涉。我们必须将‘规避肃正协议监测’纳入所有未来行动的考量。”
***
面对新的研究成果和外部压力,星海同盟理事会召开了第30届任期内的最后一次全体会议,旨在确定下一个阶段的战略方向。
会议上,各方代表充分讨论了“碎片”研究带来的启示、潜在的风险以及外部的威胁。
瑟薇拉长老依旧坚持她的保守立场,认为接触越多,引来的麻烦越大,主张
